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滞后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更注重总结实践经验,而忽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所以古代科技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略了抽象科学的学习。古代科技在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就体现了这一特点。现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有很大不同。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对外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对内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的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同时,社会整体转型的滞后性导致科技观念的转变,跟不上世界科技观念的发展趋势。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政府对科技不够重视。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的知识分子痴迷于科举考试,忽视了科技的发展。统治者极力主张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不够重视。直到65438+1960年,清政府中的保守派还在称西方的先进科技为奇、巧。即使主张向西方洋务派学习,也只是对西方的一些实用技术感兴趣,缺乏全面的了解。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得中国古代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扬名立万的科技人员少之又少。
反观中国,在西方,早在1624,英国议会就通过了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的《专利法》。这极大地促进了近代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是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1)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慎独修身,拒绝技能,主张“君子不为器”。儒家所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生看来,学穷义、明人伦、博天下是主要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儒生一般都是思想家,很少有实践者,这确实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制约和束缚是不言而喻的。“利用”和“保健”的科技活动不能违背“向善”的宗旨。科技发展受儒家伦理教条制约的例子很多。在“身体长出皮肤,父母不敢损伤”的观念束缚下,人体解剖学在中国难以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四)科举制度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
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在近代越来越阻碍科技的发展,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统治者出于巩固国家、维护统治的功利目的,主要着眼于‘文武之道’,通过科举拉拢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导致科技人才难以成长。因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的是传统的理学和皇权统治,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在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400年间,受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历法、教育制度乃至官僚制度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遗憾的是,这些变化始终无法摆脱皇权统治至上的束缚,最终科技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五)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晚清时期,虽然有大量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但政局不稳,官员腐败,无法报效国家。尤其是清朝以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