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这一切都要从2016年5G码方案的三次3GPP会议说起。参加会议的企业主要有以美国公司为首的和以中国华为首的极地阵营。众所周知,在5G标准的制定中,高通量企业,三星、诺基亚、华为、中兴、联想等企业在专利池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5G标准的竞争中,标准的制定影响着所有厂商的利益。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5G标准的类型
5G,顾名思义,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的延伸。具有高性能、低延迟、高容量的特点,比4GLTE更快。在无线通信中接收和发送信息时,需要通过编解码来解决,防止发送时信息出错。因为世界需要互相交流,这个标准需要统一。根据不同的场景,有多种编解码方案。
3GPP定义的5G分为三个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容量物联网通信(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针对三种场景,国内有华为主导的Polar码,美国主导的LDPC码,欧洲主导的TruboLDPC码。在2016的3GPP会议上,提出了应该只使用LDPC和极坐标码。
代码选择的重要性
我们用的4G码是欧洲主导的Turbo码。但是对于更好更快的5G网络,Turbo码简单,解码复杂,需要大量运算。面对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的5G,显然无法满足低时延的特性。
事实上,LDPC电码和极地电码来自美国。然而,一个代码方案涉及许多专利。中国移动通信起步较晚,华为也有LDPC码相关专利,但很多老字号厂商都掌握了2008年公布的Polar码。当时华为已经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专利编码方法一旦确定,拥有专利的厂商肯定更有优势。在过去的3G和4G时代,智能手机的兴起,在中国每卖出一部智能手机都需要一定的专利费。美国和欧洲的专利工厂赚了很多钱。试想一下,如果5G标准被国内的厂商掌握,未来我们的智能手机和通信费会更省。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事件的真相
事实上,5G编码相关的LDPC技术会议有三个,分别是RAN1#86、RAN1#86b和RAN1#87。这些技术会议并不定期召开,但当需要重新规划技术差异时,行业内的相关成员公司也会参加。如果会议没有解决问题,继续重新开始。最近,
其实对这件事有些误解。因为在3GPP技术会议上没有所谓的投票决定胜负,也就是说,因为不同于一票之差而改变结果的投票选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Polar code得到50票,LDPC code得到52票,两人都有很多支持者,最终结果需要在会上讨论。从当时的会议纪要来看,在RAN1#86会议上,由于
在RAN1#86b会议上,联想和被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提出建议,LDPC码应该是数据通道的唯一码,即长码和短码。华为提出一个建议,Polar码也应该是数据通道的方案之一,长码为LDPC,短码为Polar。不过这次中国OPPO、中兴、小米、vivo以及很多海外公司都支持华为,支持LDPC码。
但最终,民意起源在会上提供了三个选项,使得委员们纷纷表示反对。有33人反对长码LDPC和短码Turbo方案。有27人反对长码LDPC和短码极化方案,这是联想有争议的投票行为。因为联想投票反对华为阵营支持的Polar代码。美国厂商支持的所有长码短码都是LDPC的,对手有24个。最后舆论说华为24: 0投票。
最终,会议选择使用LDPC电码,而短电码需要在下次会议上讨论。其实就算当时联想投了赞成票,也不影响结果,因为当时除了华为,所有公司都支持长码使用LDPC码。在第三次RAN1#87会议上,华为组织了55个以使用Polar代码为目标的阵营,包括联想和摩托罗拉。相比之下,
然而,3GPP技术会议不是投票会议。美国公司组织的31阵营中,三星、英特尔、爱立信、威瑞森等拥有业内重要的大公司。相比之下,华为的支持者更多,但话语权明显低于大公司的分量。最后,在美国公司的强硬态度下,华为同意使用LDPC短码,并最终使用Polar码获得控制信道。最后,最后的结果是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5G测试操作
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5G芯片和5G网络已经准备就绪。据了解,中国移动将率先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等5个城市进行5G外场测试,随后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示范5G应用服务。中国联通表示,将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阳等16个城市进行测试。除了中国电信确定的六个城市,还将有六个测试城市。
总结:
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商在移动通信行业越来越有发言权。拥有巨大场景和市场的中国,预测5G将走在前列。除了华为、中兴、联想、OPPO等大品牌,还需要更多中国厂商的共同努力。只有让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更加成熟和适用,我们才不必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