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的奖励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6543.8+0.4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54.38+0亿美元。年末65,438+0美元兑人民币8.2789元,比上年末微涨9个基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年重复建设,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大,产品供大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不繁荣;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大灾之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1998虽然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但全年粮食生产形势仍好于上年。受低温阴雨和洪涝影响,我国夏粮减产1460万吨,早稻减产530万吨。秋季光、热、水等综合气候条件比上年好很多。与此同时,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秋粮产量增加较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
经济作物的产量有增有减。棉花产量440万吨,比上年减少20万吨,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减少和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遭受洪涝灾害。油籽、糖、茶叶和水果等农作物的产量有所增加。全年石油产量2292万吨,比上年增加65438+35万吨,增长6.3%。食糖产量9765万吨,比上年增加379万吨,增长4.0%。茶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66.5万吨和5490万吨,比上年增长8.5%和7.9%。烤烟产量26543.8+万吨,比上年减少1.8万吨,下降46.0%。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4355万吨,比上年增长6.5%;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854万吨,增长7.0%。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林业投入进一步增加。造林面积47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全国林业重点工程森林抚育面积11万公顷以上,比上年大幅增加。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修复水毁工程45万处,加高加固堤防3万公里,疏浚河道4.7万公里。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平方公里。中国有效灌溉面积165438+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8万公顷。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通过改革、重组和改造,一些重要行业得到调整,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批企业兼并破产,同时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宝钢集团等一批超大型企业集团。纺织行业淘汰落后棉纺锭565438+20万锭,分流下岗职工66.5万人。94个国有重点煤矿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关闭一批非法生产、污染严重、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3354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2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达到4990亿元,增长8.7%;股份制企业达到654.38+0338亿元,增长654.38+065.438+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35亿元,增长12.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合计753亿元,增长19.6%。全部年轻产业增加值8984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重工业增加值11062亿元,增长8.5%。
产品结构继续改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电子、信息、通信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载波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生产比上年增长16.9%-53.7%。水泥、平板玻璃、钢铁、钢材等投资品增长4.7%-7.7%。部分市场供大于求的纺织产品、一般耐用消费品和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速放缓。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49%,与上年持平。工业新产品的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9%。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等级率为89.98%,比上年提高5.1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3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润654.38+047.3亿元,同比下降654.38+07.0%;亏损企业亏损额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1023亿元,感谢21.9%。年末产成品存货60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0亿元,增长5.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1.0,比上年下降4.23。建筑业发展迅速。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亿元,增长2.9%。税收总额308亿元,增长13.4%。施工项目数649676个,其中签约项目228236个,占全部施工项目的35.438+0%;建筑面积131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705万平方米,减少3539万平方米。
地质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9万平方公里。新发现矿产232个,比上年增加12个。新增探明和预测储量的矿产有45种,其中石油7.6亿吨,天然气2602亿立方米,原煤64亿吨。地质勘探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536万米。投资总额迅速增加。年初以来,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下半年,进一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国债6543.8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5.438+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566.2亿元,增长19.6%;集体经济投资371.7亿元,下降3.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638亿元,增长6.1%,其他经济投资5440亿元,增长191%。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1904亿元,增长20.0%;更新改造投资4467亿元,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长期国债和配套信贷资金及时到位,到位率高,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年农林牧渔水利投资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水利投资4654.38+09亿元,增长58.1%),比重由上年的2.6%提高到3.2%。交通通信业投资4990亿元,增长53.4%,比重由18.4%上升到23.6%。房地产投资结构得到调整,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快速进展。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7965438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投资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1.2%,分别比东中部地区高14.9和16.8个百分点。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118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47亿元,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产能主要包括:原煤开采351万吨/年,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1.69万千瓦,变电设备4726万千伏安,其中城乡电网改造779万千伏安,原油开采1.378万吨/年,天然气24亿立方米/年新建铁路第二双线长596公里,电气化铁路正线长9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487公里,新建(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14万吨,长距离光缆长3万公里,新建数字微波线1万公里。交通运输平稳发展,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
受生产结构调整、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区域流向变化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业货运量有所下降。全年完成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37706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3%。其中,铁路12292亿吨公里,下降6.2%;公路54380万吨,增长365.438+0%;水运19363亿吨公里,增长0.7%;民航33.5亿吨公里,增长14.9%。旅客周转量达到10612亿人公里,增长5.9%。其中,铁路3724亿人公里,增长4.9%;公路5950亿人公里,增长7.4%;水运654.38+038亿人公里,下降654.38+065.438+0.4%;民航达到800亿人公里,增长3.5%。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9654.38亿吨,增长0.5%。由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外贸货物吞吐量3.4亿吨,下降7.4%。国内市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6.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82.5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328亿元,分别增长7.1%和6.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7023亿元,比上年下降2.3%,集体经济4830亿元,私营和个体经济12195亿元,其他经济5105亿元,分别增长1.3%和14.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0%,餐饮业增长15.7%。生产资料市场疲软,全国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12.7%。集贸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商品成交额1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大型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不好。全国500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净收入2487亿元,比上年下降1.1%。毛利率10.3%,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利润总额50亿元,比上年减少65,438+06.9%。在对外贸易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受国内需求等因素制约,进口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32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出口总额6543.8亿美元,增长0.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下降4.8%,加工贸易出口增长4.9%;进口总额6543.8+0402亿美元,下降654.38+0.5%。进出口平衡,贸易顺差436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增长14.9%,占出口总额的27.3%;进口增长7.6%,占进口总额的40.5%。面对出口形势的变化,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全年对亚洲出口下降9.9%,但对欧洲和北美出口增长15.7%,对非洲和拉美出口增长20.1%,对大洋洲出口增长11.0%。
外国直接投资稳步发展,而外国借款有所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下降7.9%。其中,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56亿美元,增长0.7%;对外贷款11亿美元,下降8.5%。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保持增长势头。全年签约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完成营业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亿美元,增长20.9%。年末对外劳务人员32.5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
国际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全年接待境外游客6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438+00.2%,其中港澳台同胞5625万人次,增长65.438+02.4%,外国游客765.438+065.438+00万人次,下降4.3%。国际旅游收入达到6543.8+026亿美元,增长4.4%。货币供应量适度增加。年末广义货币(M2)654.38+0044.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54.38+05.3%。狭义货币(m 1)38954亿元,增长11.9%;市场现金流(M0)为11204亿元,同比增加101%。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6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54.38+0,3402亿元,增长654.38+0%。其中,公司存款余额32487亿元,增长1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407亿元,增长17.1%。各项贷款余额86524亿元,增长15.5%。
证券市场在逐步规范和加强监管的过程中稳步发展。全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a股109股,募集资金440亿元。年末国内上市公司由去年末的745家增加到851家,总市值达到19506亿元。通过发行b股和h股,吸收外资7.7亿美元。全年,* * *发行国债3891亿元(不含财政部向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国债兑付圆满完成。科技队伍稳步发展。1998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91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0%。全国有19918国有自主研发机构、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办的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8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54.38+0.67万人。
科技投入增加。全年科技活动总支出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研发支出526亿元,增长9.2%。
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国家基础研究投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组织了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试制,完成了15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鉴定和验收。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就。全年,* * *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万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500项,应用技术成果2.4万项,软科学成果1.5万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4700项,获得国家奖励的成果543项。全年成功发射了六颗卫星。2001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65438件,授权专利678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33.65438件。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国签订技术合同28万份。技术合同成交额4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质量、标准化、计量和天气预报等服务进一步加强。中国有4500个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包括228个国家检验中心。国家监督抽查了6265家企业、200个类别、7804种产品和商品。全国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87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21.2万台。全国有城乡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站121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235个。中国有1267个地震台站和28个遥测台网。全国共有1403个海洋观测监测站,* * *获取海洋数据2082万组。测绘部门出版了1070种地图。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国环保系统共有110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2144个,环境监测人员5.7万人。自然保护取得新成效,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总数达到111;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区92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6个。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到年底,已制定了395项环境保护标准。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到88.0%,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90%还建设了污染防治设施。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9575个,总投资10100万元。全国513个城市建成260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402个城市建立了1994个环境噪声标准区,面积8684平方公里。
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太湖流域日排水量1035吨以上的1035家排污企业限期治理。全流域投入治理资金1.45亿元,878家企业完成达标任务,14家企业停产治理,1.43家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关停取缔。到年底,太湖流域基本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太湖水质趋于改善。
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的实施有序进行。到1998年8月,已完成项目323个,完成投资1899亿元。
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加剧,垃圾、农药、化肥污染依然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草原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虑价格下降,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实际增长4.3%。2001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4亿平方米,农村住宅竣工面积81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年末,99%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850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735万退休人员参加了退休费社会统筹;1590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52万退休人员参加医疗费用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1.06万张,收养80万人。城镇共有社区服务设施1.6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629个。600个城市和1242个县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32万人获得了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各类社会救济对象获得国家救济7208万人。国家对453万优抚对象给予抚恤补助,妥善安排退伍军人生活和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65438+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5438+5.4亿元,接受社会捐赠65438+2.2亿元。1998年夏天,中国长江流域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长江沿线,尤其是长江中游,险情不断发生,人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危急关头,数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奋战,与百万人民一道,抗击洪水和恶浪,打响了大江保卫战。“战”字表明了灾难的严重性和斗争的紧迫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的极大关怀,展现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利益不顾一切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