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治下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由于地域辽阔,族际交流增多,对外开放,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有相应的特点。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设立了管理农业的机构,即劝农司,指导和监督各地农业生产,编辑《农桑纲目》,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保护劳动力和耕地,兴修水利,使元初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有所提高。元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发展出现停滞和衰退。元代手工业的主要行业是毡、丝、棉、麻、兵器、盐、瓷。其规模和产品质量超过了宋金。
在元朝,全国各地都使用纸币。国家货币的统一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商业发展。政府对国内许多商品采取专利垄断政策,贵族、官员、寺庙也凭借特权从事商业活动。元代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由政府设立市舶司直接控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很多,中国商人已经访问了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97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与韩国、日本的航线畅通,贸易规模大。陆上对外贸易主要通过钦察汗国与克里米亚和欧洲国家建立联系,通过伊犁汗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系。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拥有数百万人口的首都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至元八年(1271),大圣寿寺白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大都。
华束莲卷草卡
元朝灭南宋后,全国统一,南北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北方(主要是大都市)所需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大部分由江南供应。江南物资主要依靠运河向北方运输,所以忽必烈有时会商量重开运河,另开一条海路。运河的开凿和航运的发展,对商业的发展、大多数城市的供应和繁荣、南北交通的畅通、官民造船业的扩大和航海技术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陆路交通也很发达,全国各地都有驿站和快递店,有利于国内交通的发展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