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时宇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

时宇科技每年在R&D的花费超过其销售额的15%,并在中国设有R&D机构。截至2012 12,时宇科技已经申请了350多项专利。时宇科技拥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端到端全系列IP视频监控产品,包括IP摄像机、视频编解码器、NVR/HNVR、监控网络、监控存储、监控平台等产品,并为不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国家标准

-GB/T28181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和控制技术要求

-GB/T 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参与国家视频监控标准工作组的编制和发展(SVAC)

区域/行业标准

-作为唯一安全厂商,参与“安全工程”六大课题研究

-国家电网标准;DB33,浙江省;铁道部测试标准;全球眼睛标准;安徽省公安厅互联标准;四川电力互联标准;电子检查的互联网标准;宽视界标准等“大规模城域监控流媒体关键技术与设备”获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名称:大型地铁监控流媒体关键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人:陈、纪向阳、王、于芙蓉、丁桂光、段会龙、田翔、姜荣新、马、。

主要完成单位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存储与多媒体事业部次年独立于时宇科技)、南昌航空大学。

本世纪初,随着国际反恐和国内社会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启动了“平安城市3111”重大工程,支持大规模城域监控系统建设。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监控技术和设备必须立足国内。大规模地铁监控是指利用流媒体设备对全市重要场所和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不同于一般的流媒体传输和处理技术,地铁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规模较大,如10万台监控设备的流媒体数据流量为每分钟10tb,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以高并发流媒体的形式传输。实现并发流的高效编码和实时分析处理是解决海量流媒体技术问题的关键。

在这种环境下,时宇科技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合作,成立了大型地铁监控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在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对大型地铁监控系统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在自适应可伸缩编码、并发流媒体强容错、多源多尺度视频检索和虚拟网络存储(这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云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和设备。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47项,其中授权32项,授予软件著作权13项。

主要创新点和技术指标如下:

1.为了解决异构网络和多种终端接入设备条件下高并发监控视频的高效编码问题,发明了一种区域自适应编码方法,集成了视觉感知模型的主观质量评价反馈机制,突破了单源率失真模型的限制,构建了PTSQ高效可伸缩编码方法,比单播方法节省了30%以上的码率,并被国际标准(ISO/IEC MPEG)参考软件接受。

2.针对多路视频并发流难以实现高可靠传输的问题,揭示了视频流在丢包情况下的预测误差传输规律,描述了运动矢量场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的多路视频差错控制和联合差错恢复方法,在丢包率下,可将重建视频质量的峰值信噪比提高0.81dB-1.10%。

3.针对监控视频多源多尺度和时间相关性带来的分析和检索问题,提出了压缩域多路视频实时特征提取方法,构建了交互式检索的相关反馈学习机制和语义标注策略,发明了多标签最近邻传播检索方法,实现了海量监控视频的实时分析和快速检索。

4.针对海量视频流并发处理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虚拟网络存储的大规模地铁监控系统架构,突破了原有分层媒体服务器系统架构中海量流媒体实时调度的瓶颈,开发了多种可扩展的实时监控设备,构建了大规模地铁监控系统。

作为公安部“平安城市3111”制定和项目实施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时宇科技为大规模地铁监控系统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开发的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深圳、重庆等地的200多个平安工程中,在平安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IP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