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专利保护的技巧有哪些

专家强调,中小企业确立研发课题,认真查阅相关专利和非专利文献非常重要。这对于确定是否有先提出的专利申请和在先权利尤为重要。既然要在全球范围内强调新颖性,就必须研究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公布的专利授予信息。在互联网上,有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和授予的专利信息。

根据法律,专利只授予发明者。至于发明人如何转让给其工作的企业,则是通过协议来完成的。但是,必须确保专利申请中包含所有发明人的姓名。企业在申请专利时,应考虑现在和未来的市场领域、财务状况、合作和合作研发的可能性、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在这些法律下的谈判能力、市场规模等因素,从而设计有效的战略。中国加入了《专利合作条约》和《巴黎公约》。根据《巴黎公约》,中国公民在中国提出的专利申请,可以在公约其他成员国获得相应的优先权。当然,也可以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在所有成员国提出申请。一旦提出PCT专利申请,将获得18个月的国际研究报告。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初始应用来评估设计技术的可能性。以上两种做法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开销,但是可以大大降低应用的风险。

在专利说明书中,必须详细描述相关发明的所有测试过程。涉及微生物发明时,疫苗必须保存在权威的保藏机构,这样才能获得疫苗的注册号,并记录在专利说明书中。保存疫苗也要花钱,但如果不涉及新的细胞品种,就不会花很多钱。另外,涉及基因表达的发明:DNA和RNA也必须在专利说明书中描述后果。在非英语国家申请时,会因翻译产生额外费用。

维护专利不仅需要缴纳年费,而且越来越多的重要费用被用于保护相关专利免受侵权或来自他人的挑战。专利当局授予的专利并不意味着其在有效期内获得了免于司法查询的任何特权。根据TRIPS协议,许多国家规定专利保护期为20年。通常,很少有人注意到质疑一项授权专利的理由通常是缺乏新颖性、权利归属错误或显而易见。因此,企业必须认真保存记录至少20年。鉴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企业需要保留所有必要的文件,如研发工作记录等材料、专利申请中使用的技术文件、生产成本数量、销售数据和范围、原材料数量和价格等细节。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保留相关专利记录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专利权领域,人们总会想到专利、商业秘密等概念,但实际上保存相关专利记录并不仅限于此,一个企业还必须考虑很多其他情况。为一项发明保存的基本记录应当包括:永久的和装订的记录;尽量不要用活页形式,因为可能会降低记录的可信度;所有页码必须连续标明;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和墨水;所有记录必须由授权人员正式签署;描述所有测试细节、设置、测试条件等。记录所有观察结果。

与过去相比,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似乎变得更加频繁。合作研发的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共享研发出来的专用技术和设备;有的是利用市场网络和共享设备做出来的。进行合作研发时,双方需要签订正式合同,以缔结不同国家知识产权的归属关系;分担获取和维护知识产权的成本以及随之而来的收益分享;保守商业秘密的方法;合作研发前对各方知识产权的评估;项目过程中产生的与计划和争议解决无关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如果发起方的知识产权强于合作方,合作研发可以按照发起方的意愿进行。协议中应包括许多其他因素,并应特别注意研发过程的保密性。

企业在获取技术成果时,往往忽略了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东西。在检查知识产权合同时,我们应该检查所有与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计划草案和原材料有关的条款,我们必须强调明确合同义务的必要性。比如很多合同规定,被许可人无权质疑许可人专利的有效性;或者许可方可以要求被许可方从许可方购买无专利权的原材料;或者许可人无意保护他人造成的侵权,等等。在遇到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事项时,我们应该检查所有相关文件,如专利的全文,并检查其有效性以及是否适用于所需的技术。就有效性检查而言,企业不需要完全依赖许可方,而应该有独立的意见,并尽可能利用其他信息资源。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