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一手挑战美国巨头,称霸市场20年,却因为一个念头破产。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王安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对抗美国巨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创造了财富神话。
但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中国人误判了市场的未来,被微软和苹果超越,短短几年就在电脑领域惨败...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曾经的华人首富王安从巅峰跌到了谷底。
关于王安的传奇人生,要从1920说起。他出生在江苏昆山,就读于一所新学校。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以1936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交大。
王安在当时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是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王安入校后对广播产生兴趣,还是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知识分子在思考如何报国。
据说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王安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
日本投降后,二战宣告结束。25岁时,王安源赴美,进入哈佛大学。
当时美国吃光了二战红利,经济开始腾飞。那是一个年轻人流浪的大时代。它不像今天这样空洞,而是制造业和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
在最好的年纪,王安遇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提升空间。他在学校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珍惜每一寸光阴,成绩是全校最好的,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他以为凭他的高学历,可以终身享受上流社会的生活。
然而,当王满怀信心地申请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工作时,他却因肤色而受到歧视。
IBM作为科技巨头,对中国人一点尊重都没有。不仅打断了王安的自我介绍,甚至还建议王安去工厂做体力活,学修车或者刷碗。
人生遭遇挫折。因为肤色的屈辱,王退而求其次,于是投身于计算机之父霍华德·艾肯,在实验室谋得一份工作。
艾肯只是想看看王的好成绩,就让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来实验室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日常事务,没有意识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会改变未来的计算机领域。
艾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但因为数据存储问题,它有几个房间那么大。他在苦苦解决问题,思考如何为数十吨的电脑“减肥”。
没想到王安在实验室待了不到一个月就研发出了“磁芯存储器”,当场让艾肯大吃一惊,直接解决了电脑体积过大的问题。
或者说,如果没有王安的磁心存储,艾肯当场就惊呆了。
这时,问题来了。计算机过去依靠IBM的设备存储数据。如果改用王安的内存,会挤掉IBM的市场份额。
王安虽然在实验室里升职加薪,但他还是决定离开艾肯,放弃5000美元的年薪,带着600美元告别实验室里的朋友,自己创业。
他职业生涯的起点位于哥伦比亚的一个地下室,在那里他潜心研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推出了第一款智能产品。
其次,就是通过大街小巷推销产品。王安每天都疲惫不堪,但对于新鲜的科技产品,时代还没有为它做好准备。
王然到处都变成了一堵墙。有一天,他终于等到有人敲门,但当他打开门,他意识到这是IBM。
对方直接拿着40万美元,想买王安价值500万美元的专利技术,态度很强硬。
王安一听40万美元就觉得丢脸,但除了IBM没几个人愿意买这个专利。
想来想去,王安压下怒火,拿着自己的专利技术,从对方那里拿到了40万美元。
原因也很简单。王安虽然野心很大,但他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作为人生的支点,而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脑子,而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他认为自己被对方羞辱了,并暗暗发誓要努力反击,要知道云志曾经是世界第一!
王安拿着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到处购买新设备,提升实验室的研发实力,创办了自己的电脑公司。他发誓要打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三十四岁时,王安成功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为人类的计算机时代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有了这个科技产品,王安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第一年,他赢得了数百万美元的销售额,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复仇之路正式开始。
王安三十七岁时,电脑公司上市,他发誓要让全世界都用上王安推出的商用电脑。
股市对王的电脑公司青睐有加,市值飙升至7000万美元,将王推上科技前沿。
在王安看来,这只是一个开始。他紧接着推出了一款新的文字处理器,并赢得了美国多个部门的大量订单。
接着,公司陆续推出新品,刷新办公领域的销售榜,商用电脑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微软和苹果还在茫茫人海中默默无闻,王安已经在商业领域达到了科技的巅峰。
到1986,王安事业达到巅峰,年收入30亿美元,在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排名第146位,在全球拥有3万多名员工。
王安本人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举世闻名的“电脑大王”,美国十大富豪之一,也是华人中的首富。
王安实现了当年的梦想,从IBM手里抢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被美国评为最优秀的移民之一。
1986 10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企业家,与王安握手时说:“你们在美国很有名,现在是一个大家庭了。这是你自己的奋斗!”
美国里根总统授予王“总统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由于王安在计算机领域的巨大贡献,他入选了美国科技名人堂,他是第68位进入发明家名人堂的科学家。但是,能进入这个领域的,很多都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巨头。
因为王安忆在美国的巨大成功,黄皮肤亚裔在西方的地位也相应上升。
正应了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早期,王安成为了潮流的引领者。
王安虽然身居高位,但他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企业家的责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改革开放期间,王安也在上海投资办厂。
但就在王安的电脑公司红红火火的时候,市场却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以前的对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已经悄悄地与微软结盟。此外,苹果公司也在发展壮大PC个人电脑领域。
当初王安刚认为PC没有前途,电脑市场在政府单位和大公司,不在个人用户。
直到微软和苹果获得巨额利润,王才意识到这一领域大有可为,公司高层也建议进军PC赛道。
但实际上王安在个人电脑领域的业务进展并不是很好,跟不上微软和苹果的步伐。
另外,当时势单力薄的英特尔也向王安求助,但是王安的态度很差,就像当年IBM把他赶走一样。他以同样的方式拒绝了英特尔。
王安公司在转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本人也患上了食道癌,这对他的事业和健康是双重打击。
仅仅是公司的接班人和他的儿子王烈,就引起了公司高层的不满。
王需要一个接班人来带领公司走出危机。显然,王烈不是拯救公司的人。王就是不放心让外人接手公司。
1990年,王安因病在波士顿去世,他70年跌宕起伏的传奇生涯宣告结束。
到1992,王安电脑公司的利润只有19亿美元,四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员工只剩下8000多人。
他像奇迹一样崛起,又像悲剧一样结束。
王烈高喊振奋人心的口号,要把公司带回到巅峰,但大家更愿意相信惨淡的数据。
即使王烈辞职,米勒接管公司,米勒也善于处理债务,但他对公司的业务知之甚少。
该公司在工业软件研发方面的进展远低于预期。
王安电脑公司的股票,从顶峰时的42.5美元跌到37.5美分,所以它别无选择,只能申请破产重组。
在商业领域,王安已经成为反面教材,很多分析机构都列举了他破产的原因。
首先,王的优势是他丰富的科技知识。他毕业于交大和哈佛,这为他以后的发明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因发明“磁芯存储器”而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天赋是他人生第一桶金的关键。
在管理方面,王安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启用了一大批有才华的科技人员,忍受了书呆子的短板,让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公司三剑客“考布劳、斯高尔、考尔科”作战时,王安根据他们的特点被分配到三个不同的部门,全部得到重用,实现了公司产品的创新和财富的飙升。
心理上,王安有着执着的追求和超越大多数人的强烈意志。
普通人拿到40万美元巨款,往往会存银行吃利息,想着如何通过理财维持体面的生活。
王拿到的40万巨款,并没有用于自己享受,而是全部用于开发新产品。如果他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思考如何过安稳的余生,就不会有王安电脑公司。
据公司内部人士回忆,王的心情一直很好。作为公司的领导,他总能感染身边的大多数人,所以公司的氛围一直不错。
在公司内部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尤其是实验室的“三剑客”互相较劲的时候,王没有开除任何一个人,而是利用他们的长处互相较劲。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王安也不觉得偏了。而是以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爆发出来,积极创新开发新产品,拥有超越大多数人的开拓精神,使他稳固了IBM。
这是他从600美元到56亿美元发家的主要原因。
至于失败的原因,是他在传统计算机领域的坚持,认为未来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文字处理器、对数计算机,或者小型化的商用计算机,而不是PC个人计算机。
或许是因为在计算机领域的霸主地位,王安站得太高,忽略了PC背后的巨额利润,以至于错失了发展的先机。
危机明明来了,王安却失去了危机感。
尤其是微软和苹果推出第一批产品的时候,王还是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把握好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安开始追赶的时候,公司越大,转型越难,甚至举步维艰。
随着公司逐年亏损,债务越来越高。王安脑子里想的不是改进产品技术,升级电脑性能,而是增加服务成本,通过维修保养向老用户学习。
王安电脑公司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把老用户挤出去,自然伤害了各地代理商的感情。
商界提到王安,往往会提到他的儿子王烈。裙带关系是王安的一大招数。越到晚年,他越信任自己的人,拒绝信任家人以外的人。
当王安的思维转向家族企业时,它失去了昔日的公正和大度,两个儿子都进入了公司的重要部门。
王安被查出食道癌后,没有聘请职业经理人,而是把自己36岁的大儿子当成了公司的接班人。
家族的观念破坏了公司的团结,这是现代很多大公司转型时遇到的困难。
然而,那些有能力的高管并没有得到王烈的重视,所以他们一怒之下递交了辞职信,愤然离开,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王安进入老年后,在研发新产品时,失去了以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公司趋于保守,自身性格也变得固执,未能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期,那些不称职的员工抓住了晋升的机会,于是他们紧跟王烈的步伐,获得了重用。
王安在受到各界质疑时,非但不听建议,反而反驳道:“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维持对公司的安全控制权,让我的孩子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否有能力经营公司。”
王烈成了公司的总裁,公司从他开始,逐年走下坡路。
时代接受新事物快,抛弃落后公司更快。
王烈上任两年,公司亏损超过400亿美元。此时,王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无法带领公司走出危机。
王安思考的重点是负债,是让公司活下去,而不是开发符合时代的产品。这就是米勒带头的原因。债务处理得很好,但是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王安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人致富的“神话”,但公司却在最后两年跌落悬崖。
这个行业的巨头王安电脑公司倒下的时候,是一声叹息。
总结王安电脑公司破产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王安没有现代管理思想,家族观念成为破坏团结的“毒药”。
公司已经丧失了创新能力,没有认识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果公司不能适应社会,注定会被社会抛弃。
也有人分析,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消费者,但王安电脑公司为了扭转亏损,从消费者身上榨取价值,丧失了服务意识和诚信。
后记:
王安顺顺应时代潮流崛起,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被消费者抛弃。
学习他成功的优秀品质,吸取他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