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美国的药物排斥会不会死人?
对利培酮和帕利哌酮过敏者禁用,包括过敏反应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善得定0会转化为利培酮的代谢产物帕利哌酮,所以已知对帕利哌酮或利培酮过敏的患者禁用善得定0,对善得定0的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也禁用善得定0。
善思达手册
商品名shansida
通用名棕榈酸帕潘立酮注射液
汉语拼音棕榈科
英文名Paliperidone棕榈酸酯注射液
原料
主要成分是棕榈酸帕潘立酮,
辅料:聚山梨酯20、聚乙二醇4000、一水柠檬酸、磷酸氢二钠(无水)、一水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
分子式C39H57FN4O4
分子量为664.8。
山斯达0号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悬浮液。
适应症:善得定0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
剂量
推荐剂量:
对于从未使用过帕利哌酮口服制剂、利培酮口服制剂或利培酮注射液的患者,建议在开始善得定0治疗前,通过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利培酮来确定患者对帕利哌酮的耐受性。
建议患者在初次治疗的第一天注射0150mg善得定,一周后再次注射100mg。初始治疗药物的前两个剂量注射入三角肌。
建议治疗剂量维持在每月75mg,每月注射剂量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或疗效在25-150mg范围内增减。第二剂后,每月1次注射的部位可以是三角肌,也可以是臀肌。
维持治疗的剂量每个月都可以调整。在调整剂量时,需要考虑到Sunstar 0的长期释放特性,剂量调整产生的所有效应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体现出来。
管理模式:
Sunstar 0仅用于肌肉注射。注射时要慢慢注射到肌肉深层。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血管。每一次注射都必须由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操作。
每剂药要一次注射,不能分多次注射。不要将药物注入血管或皮下。
反作用
以下内容将在手册的其他部分详细讨论(参见注释):
增加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
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脑血管事件(包括中风)
抗精神病药物的恶性综合征
QT间期延长
迟发性运动障碍
高血糖和糖尿病
体重增加
高泌乳素血症
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
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潜在的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请参考注意事项。
癫痫
咽下困难
自杀
阴茎持续勃起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体温调节障碍
避免意外注射到血管中。
止吐作用
增加帕金森病或路易体痴呆患者的敏感性
疾病或疾病状态会影响代谢或血液动力学反应。
下列不良反应已被上市后使用的药物所证实。由于这些不良反应是自发报告的,因此无法评估其发生率,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阴茎异常勃起、舌头肿胀、尿失禁和尿潴留。
报告利培酮相关的不良反应:帕潘立酮是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与口服利培酮片和利培酮长效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可以在这些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部分找到。
禁忌症
对利培酮和帕利哌酮过敏者禁用,包括过敏反应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善得定0会转化为利培酮的代谢产物帕利哌酮,所以已知对帕利哌酮或利培酮过敏的患者禁用善得定0,对善得定0的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也禁用善得定0。
警告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加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
当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时,死亡风险会增加。
对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17个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平均模式治疗时间为10周)的分析表明,药物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是安慰剂对照组的1.6-1.7倍。
在10周的典型对照试验中,药物治疗组死亡率为4.5%,安慰剂对照组死亡率为2.6%。虽然死亡原因不同,但大多死于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猝死)或感染(如肺炎)。
观察性研究表明,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似,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增加死亡率。目前尚不清楚在观察性研究中发现的死亡几率增加有多少是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而不是患者的身体疾病。
帕利哌酮棕榈酸酯注射液未被批准用于治疗痴呆相关的精神病人。
需要注意的事项
1,老年期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死亡率上升;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安慰剂。善得定0尚未被批准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
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患者的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中风);
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的脑血管不良事件(脑血管意外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死亡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
2、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有时会提到抗精神病药物(NMS)的潜在威胁生命的恶性综合征,这在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中已有报道,包括帕利哌酮。
NMS的临床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精神状态不稳定、随意运动不稳定(脉搏和血压不规则、心动过速、出汗、心律失常)。其他迹象可能包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症(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肾衰竭。
这种症状的诊断很复杂。为确保正确诊断,重要的是识别那些具有以下临床表现的患者,包括严重疾病(如肺炎、全身感染等。)和未经治疗或不完全的锥体外系症状。其他需要考虑的特殊诊断包括中枢性抗胆碱能中毒、中暑、药物性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NMS的控制包括:(1)立即停止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其他药物;(2)关键症状的治疗和医学监测;(3)治疗任何严重的医疗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的特效药物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在NMS康复后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必要密切监测再治疗,因为已有NMS复发的报道。
3.QT间期延长:
帕利哌酮可引起校正QT(QTc)间期中度延长。帕利哌酮与其他已知可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包括IA类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氯丙嗪、舒利达嗪)、抗生素(如加替沙星、盐酸莫西沙星)、
或任何其他已知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和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帕利哌酮。
某些情况可能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或猝死的风险,与使用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有关,包括:(1)心动过缓;(2)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3)同时使用其他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4)先天性QT间期延长。
4、迟发性运动障碍:
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受试者可能会出现潜在的不可逆和不自主运动障碍。虽然这种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患病率最高,尤其是老年女性,但无法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这种综合征。
随着治疗时间和给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累积剂量的增加,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和成为不可逆综合征的可能性似乎增加,但该综合征也会在相对较短的低剂量治疗期后出现,尽管这并不常见。
目前,还没有治疗确诊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手段,但如果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该综合征可以部分或完全缓解。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本身会抑制(或部分抑制)综合征的体征和症状,因此会掩盖疾病的潜在进展。抑制这种症状对这种综合征的长期病程的影响尚不清楚。
如果接受善得定0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他们应该考虑停止服用该药物。然而,尽管一些患者有这种综合征,他们可能仍然需要善得定0的治疗。
5、高血糖和糖尿病:
在接受所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高血糖的报道,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高血糖与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或死亡有关。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高血糖相关的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然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
当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开始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其血糖控制情况。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例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在开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检测空腹血糖,并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测。
某些情况下,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高血糖会消失;但部分患者在停用疑似药物后,仍需继续使用抗糖尿病药物。
6.体重增加:
在接受善得定0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体重增加。
7、高泌乳素血症:
像其他拮抗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一样,帕利哌酮也可以提高催乳素水平,并且在长期治疗期间会持续。帕利哌酮具有与利培酮相似的催乳素升高作用,利培酮的催乳素升高作用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
8、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
由于其α受体阻断作用,帕利哌酮可在某些患者中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
已知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缺血史、异常传导)、脑血管疾病或易于使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情况(如脱水、低血容量、正在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善得定0。应考虑监测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的体位生命体征。
9、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试验和/或上市后经验表明,据报告,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包括口服剂型的因维加-帕利哌酮。还报告了粒细胞缺乏症。
对于有显著的低白细胞计数(WBC)或药物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病史的患者,在治疗的前几个月应经常监测其全血计数(CBC)。在没有其他致病因素的情况下,当出现WBC下降的临床显著迹象时,应考虑停用Sinostar 0。
10,潜在的认知和运动障碍:
接受善得定0的受试者报告了嗜睡、镇静和头晕等不良事件[见不良事件]。包括善得定0在内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损害判断、思维或运动功能。
。应警告患者不要从事警戒活动,如操作危险的机器或机动车辆,直到有理由相信帕利哌酮治疗不会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
11,扣押:
在四项固定剂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在25-150 mg的推荐剂量范围内,善得定0治疗组出现不良惊厥的受试者比例< 1%(1/1,293),安慰剂组出现严重惊厥的受试者比例< 1% (1/510)。
像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一样,有癫痫病史或其他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疾病的患者应谨慎治疗。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情况在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可能更常见。
12,吞咽困难:
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有关。吸入性肺炎是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常见原因。有吸入性肺炎风险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善得定0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3,自杀倾向:
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是精神疾病的固有特征,高危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密切监测。
14,阴茎异常勃起:
据报道,具有α肾上腺素能阻断作用的药物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虽然在善得定0的临床试验中没有报告阴茎异常勃起的病例,但在上市后监测期间报告了口服帕利哌酮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严重的阴茎异常勃起可能需要手术。
1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在口服帕利哌酮片或善得定0的临床研究中未观察到TTP。尽管有报道称TTP病例与利培酮的使用有关,但TTP病例与利培酮治疗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
16,温度调节:
抗精神病药物会破坏身体降低中心体温的能力。为可能导致中心体温升高的患者(如剧烈运动、暴露于极端高温、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脱水)开善得定0时应特别小心。
17,止吐作用:
在帕利哌酮的临床前研究中观察到了止吐作用。如果这种效应发生在人体内,会掩盖药物过量的一些体征和症状或一些病症,如肠梗阻、赖尔综合征、脑瘤等。
18,合并疾病患者用药:
报告帕金森病或路易体痴呆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敏感性增加的表现有意识模糊、迟钝、体位不稳伴频繁跌倒、锥体外系症状和与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相同的临床表现。
善得定0尚未对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脏病病史的患者进行评估或用于任何程度的评估。具有这些诊断结果的患者被排除在上市后临床试验之外。由于有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已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用。
监测:实验室测试----没有推荐的特定实验室测试。
尚未对18岁以下患者使用善得定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儿童用药研究。
老年患者用药
Sandstar 0的临床研究没有包括足够数量的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以确定他们的反应是否与年轻受试者不同。其他报告的临床研究尚未确定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药物反应存在差异。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止服用药物。
过量
人类经验:
Sunstar 0的上市前研究中未报告用药过量病例。因为善得定0是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管理的,所以患者不太可能过量服用。
尽管帕利哌酮用药过量的经历有限,但在上市前试验中报告的几例用药过量病例中,帕利哌酮片剂的最高摄入量估计为405mg。观察到的体征和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和步态不稳。
其他潜在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由帕利哌酮的已知药理作用引起的那些,即嗜睡和镇静、心动过速和低血压以及QT间期延长。1名患者报告口服帕利哌酮过量后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有关利培酮用药过量的报告可在利培酮说明书的药物过量部分找到。
药物过量的处置:
帕利哌酮过量没有特效解毒剂,因此可以采取适当的支持措施,并进行严格的医学监测和监视,直到患者康复。
在评估治疗需求和恢复情况时,应考虑善得定0的长期特性和帕利哌酮明显更长的半衰期。还应考虑多种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果是急性药物过量,建立并保持气道通畅,确保充足的氧含量和通气。头部和颈部的肌肉紧张、癫痫发作或药物过量后意识不清可能会导致呕吐的胃内容物被误吸入呼吸系统。
对于可能的心律失常,应立即开始心血管监测,包括连续心电图监测。如果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当用于帕利哌酮急性过量的患者时,普鲁卡因胺和奎尼丁理论上将具有累积QT间期延长。
同样,甲苯磺酸溴苄胺的α-阻断作用也会随着帕利哌酮的这种作用而累积,从而导致临床上显著的低血压。
低血压和循环衰竭应采取适当措施治疗,如静脉注射和/或拟交感神经药(不应使用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因为在帕利哌酮诱导α-阻滞的情况下,β刺激会加重低血压)。如果是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应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
药理作用
帕利哌酮棕榈酸酯在体内水解为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
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一样,帕利哌酮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被认为是通过拮抗中枢多巴胺2 (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A)受体的联合作用来介导的。
帕利哌酮也是α1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H1组胺受体的拮抗剂,这可能是该药产生一些其他作用的原因。
帕利哌酮对胆碱能毒蕈碱受体或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没有亲和力。在体外,(+)-和(-)-帕利哌酮对映体的药理作用是相似的。
毒理学效应
遗传毒性:
帕潘立酮棕榈酸酯Ames试验和小鼠淋巴瘤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帕潘立酮棕榈酸酯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试验和大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在一次生育试验中,口服剂量高达2.5mg/kg/天的帕利哌酮,雌性大鼠的妊娠率不受影响。但在此剂量下,着床前后损失率增加,活产数略有下降,母体毒性也轻微。当剂量为0.63mg/kg时,这些指标不受影响,相当于最大推荐剂量12mg/天(因维加)的一半。
给雄性大鼠口服剂量高达2.5毫克/千克/天的帕利哌酮,但没有研究精子计数和精子活力。利培酮在狗和人类中广泛转化为帕利哌酮。
在Beagle犬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在所有试验剂量(0.31-5.0mg/kg)下均观察到血清睾酮、精子活力和浓度的下降。停药两个月后,血清睾酮和精子相关指标部分恢复,但仍处于下降水平。
利培酮在大鼠和人类中广泛转化为帕利哌酮。在利培酮对大鼠的生殖毒性试验中,当以mg/m2计算的剂量低于人类最大推荐剂量时,可以看出幼儿死亡率增加。
致癌性:
用大鼠进行肌肉注射帕潘立酮棕榈酸酯的致癌性试验。在剂量为16、47和94毫克/千克/月时,雌性大鼠的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以mg/m2计算,上述剂量分别相当于最大推荐剂量234mg(善思达0)的0.6、2、4倍。
在剂量为47和94毫克/千克/月的雄性大鼠中,乳房腺瘤、纤维瘤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帕潘立酮棕榈酸酯在小鼠中的致癌性没有被测试。
本文研究了利培酮对小鼠和大鼠的致癌性。该药物将在大鼠、小鼠和人类中广泛转化为帕利哌酮。利培酮日剂量分别为0.63 mg/kg、2.5 mg/kg和10mg/kg。小鼠服用利培酮65,438+08个月,大鼠服用利培酮25个月。
结果表明,动物垂体腺瘤、内分泌胰腺肿瘤和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以mg/m2计算,对这些肿瘤无作用的剂量小于或等于利培酮的最大推荐剂量(见利培酮的说明书)。
在啮齿类动物的其他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给药实验中,乳腺、垂体和胰腺肿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这被认为是多巴胺D2受体长期拮抗和催乳素水平升高所致。在啮齿动物和人类中观察到的这些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
药物动力学
吸收和分布:
由于其极低的水溶性,善得定0在肌肉注射后会缓慢溶解,直至分解为帕利哌酮并被吸收到全身循环中。
单次肌肉注射后,帕利哌酮的血浆浓度逐渐升高,血浆浓度达到峰值的中位时间(Tmax)为13天。制剂中药物最早在给药后1天开始释放,最长持续释放时间为126天。
三角肌单次注射善得定0(25-150mg)的平均Cmax比臀肌高28%。在初次治疗的第1和第8天分别向三角肌内注射150 mg和100mg善得定0,有助于使体内药物浓度迅速达到治疗所需的浓度。
善得定0的释放特性和给药方案使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保持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在25-100mg的剂量范围内,善得定0的剂量与帕利哌酮的总暴露量成正比。
剂量超过50mg后,Cmax值的增加低于剂量的增加。三角肌注射100mg善得定0后,稳态峰谷浓度比为1.8,臀肌注射时,稳态峰谷浓度比为2.2。以25-150mg的剂量范围施用善得定0后,帕利哌酮的中位表观半衰期为25至49天。
代谢和清除:
单次口服1mg的14C-帕利哌酮制剂1周后,从尿中排泄的原药占原剂量的59%,提示帕利哌酮在肝脏中代谢不广泛。
尿液中回收的放射性约占总剂量的80%,粪便中回收的放射性约占总剂量的11%。
善得定0与帕利哌酮口服缓释制剂的比较:
与每日服用帕利哌酮相比,善得定0可每月服用。在不服用口服辅助药物的情况下,初始给药方案(1天和第8天三角肌给药150和100mg)可使帕潘立酮浓度迅速达到稳态。
一般来说,初始治疗阶段给予善得定0后的总血药浓度在口服6-12mg帕利哌酮缓释制剂后的药物暴露范围内。
按照初始药物方案口服6-12mg帕利哌酮缓释制剂后,患者的药物暴露量可保持在暴露范围内,甚至给药前一天(第8天和第36天)的浓度也可保持在该范围内。
与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后的情况相比,服用善得定0后,帕利哌酮的药代动力学在受试者之间具有更低的变异性。由于两种产品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不同,直接比较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时应慎重。
规范
0.25ml:25mg/片;
0.5ml:50m g/片;
0.75毫升:75毫克/片;
1.0毫升:100毫克/支;
1.5ml:150mg/片。
在室温30°c下储存。请不要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