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砂锅的文化价值
古城村可能是荥经黎明最早来的地方。天刚蒙蒙亮,108国道旁,门一扇接着一扇吱嘎作响。当地人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店里的陶砂锅搬到国道上,一块一块地铺好。放眼望去,一片漆黑,绵延约1公里。太壮观了。搬完砂锅后回屋梳洗似乎成了村民的习惯。
早上八点半,胡克忠已经在二窑烧兰草盆了。在车间中间,一个直径约1.5米的洞穴上盖着木板,坑里填满了碎煤。一根5米长的铁管挂着用细铁丝绑着的窑盖,鼓风机飕飕作响,山洞里顿时冒出一团团热气。
40岁的胡克忠,穿着卡其布夹克,戴着帽子,卷着袖口,“呸”地吐出香烟,举起8个陶胚。他的脚搁在木板上,迅速探进洞穴。在释放了八个陶胚之后,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阵阵汗珠。胡克忠每天要做这个动作几十次,一个窑烧150个陶胚,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开8个窑。胡克忠说,前几天广州订了几千个兰草盆,这是厂里少有的大单。他每天早上6点来工地,晚上8点多才离开车间。他回到家,腰都站不起来了。
很快,100多盆顺利入洞。胡克忠跑向铁管,在上面吃力地走着。窑盖缓缓离开地面,在空中徘徊后,准确地落在了窑洞上。胡克忠松了一口气,从皱巴巴的口袋里掏出一根烟,靠在墙角点燃。大约一个小时后,山洞里的兰草壶全身都红了。胡克忠把兰草锅钩到另一个坑里,倒上锯末,盖上一层木炭。突然,一股蓝烟腾空而起,那是“上釉”。很多游客到了荥经,总是早早起床,去作坊看第一窑陶器出窑的场景。那时候天还没亮,洞里的每一件陶器都晶莹剔透,比天边的朝阳更红更迷人。
这是荥经108国道旁的一个普通的沙陶作坊,有几间红砖瓦房,上面的石棉瓦已经掀开,昏暗的灯泡白天看起来幽幽的;一排排刚出窑的砂锅和兰草锅整齐地排列在钉着木条的简易架子上,锅盖用铁丝捆着挂在架子上。偌大的窑洞,拴着的狼狗,木架上的成品,昏暗的灯泡,可能就是你对古城和村庄的印象。
陶器可能是文明史上最神奇的创造。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在制作陶器。因为烧制陶器需要上千度的高温,这也是火发现以来的一次伟大革命。今天,现代人仍然使用陶器,这是一个奇迹。中国古代陶器因土质不同可分为红陶、灰陶、黑陶和硬陶。然而,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个部落的专利。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部落不制作陶器,这已经成为考古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荥经出土的大量文物对荥经历史的考古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土陶作为土陶的前身,不仅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炊具的诞生、饮食方式的演变起到了实际作用,而且可以从陶器的种类、类型、制作工艺、产品流通等方面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文化传承和地方风俗,体现出坚实的考古价值。
2004年9月,雅安成功举办茶文化“一会一节”,在荥经岩道挂上了茶具始祖的桂冠,这是荥经茶具始祖李悟的又一发现。终于理顺了烟道和孟定茶叶的历史联姻。
茶道始祖吴理真,原是道士阎。颜道之故里古城坪的砂器是当时颜道之辖区内的主要生活用品,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吴立真在蒙山种茶、采茶,自然需要家乡的茶具。而沙子正好填补了吴丽珍茶具泡茶的空白。
俗话说“好花要种好土,好茶要有好茶具。”乾隆版《荥经县志》沿袭了民间“李白仙人掌质高,香吸鲁通玉液风”的说法。这种香气四溢,吸引鲁通的茶具不就是荥经砂器吗?蒙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条严格的道路。是不是只有茶,没有器皿?我不敢断言这个器皿里全是荥经砂器,但吴立真,一个农民,一个山野的老百姓,买不起中原的器皿,只能就地使用。那严格的沙器不就是首当其冲的吗?所以,是否可以断言茶文化起源于蒙山,茶具文化始于严道?其中发明人应该是吴丽珍。
张国防先生写的《吴丽珍演义》中提到,吴丽珍用严格的黑沙壶熬制茶药,用黑沙壶冲泡蒙顶茶,可谓诚意十足。虽然演义有些小说的味道,但张老师的多次采风寻根都是有合理根据的(见《茶祖吴李珍演义》第三、六章)。而且从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好茶配好器,可以治病防病。这难道不是荥经砂器无腐蚀、无毒、生态有益的有力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