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上亿,木源,新希望涌入!楼房养猪真的是一种发泄吗?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水产养殖设施。

说到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自然会提到“养猪”。

虽然一号文件没有明确提出“养猪”,但很明显这是其中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中央层面对高楼养猪给予了明确的鼓励。

事实上,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就下发了《关于保护地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允许并鼓励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楼层高度不限。

2020年以来,楼房养猪被频繁提及。

广东省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广东省新建、改扩建养猪场1172个,已建成822个,其中“在建养猪场”158个。

从零星建设到10%,这足以看出建筑养猪的发展趋势。

建筑养猪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大企业纷纷投入其中。

有哪些公司布局过建筑养猪?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盘点(这里不仅有广东投资建设数据)。

牧原股份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开始尝试在内乡养猪。

据证券时报最新消息,沐源内乡综合体最后一个猪圈于2021年底投入运营。

新希望六合第一栋养猪工程于2020年6月竣工交付,165438+10月。

目前,山东、河北、浙江等地也有10多个养猪项目在建。

2020年底,海达集团旗下海达科技小镇项目落户广西五里镇。项目一期规模养猪区采用集约化建筑养猪模式,建筑采用五层建筑结构。

2021年8月,河南修博楼公猪站正式投产。主体建筑为7层智能建筑式公猪舍,可容纳3000+头优质公猪。

2021 17年2月28日,向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养猪项目“南沙立体全产业链养猪项目”封顶仪式,该项目是目前广东最高的养猪场。

2022年3月10日,赵天养猪场峨边正式投产,这是继四川省大沽头核心种猪场、甘肃省兰洲核心种猪场、福建省盛兴养猪场之后,赵天养猪业第四个建设中的养猪场。

近日,京基智农表示,将致力于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建设养殖育肥综合大楼养猪场。

建筑养猪的“魔”与“抗”

头猪企业大举投资建设,政策再次提到,养猪的“魔力”在哪里?

其实养猪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土地面积。

报道称,四川南充某7层养猪场,占地15亩,可养猪5000头,年产量12.5万头。

平床养猪场养5000头猪需要80-90亩,可以节省70-90%的建筑养猪用地。

随着今年耕地保护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想要新建或扩大生产的农民来说,养猪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猪集中在建筑物内除了节省土地面积外,还可以降低饲料和断奶仔猪的运输成本,有利于进入猪舍的物料消毒,在猪群管理上有一定优势。

同时,由于进出口少,实行封闭区管理,可以减少猪场外来疫病的入侵。

另外,楼房养猪的猪圈,折旧年限有一定优势,成本可以平摊。

平级猪圈一般是10-15年,而建筑猪一般可以折旧到15-20年。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高昂的建设成本。

大楼养猪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额外的防漏水措施、除臭设施、水电设施、生猪转运和人员出入,每平方米成本比平地养猪场高出30%左右。

从目前的企业数据来看,一个建筑养猪项目需要上亿元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员配备上,大楼一层是独立的养猪场,每层需要配备一名主任、一名产房主管、一名孕产妇主管,每层需要联动,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所以楼房养猪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还有,虽然在楼房里养猪比在平楼层容易,但由于饲养密度高,一旦疾病进入楼房,内部生物安全很难控制。

所以,楼房养猪也有它的两面性。

但大型猪企纷纷投资建设,说明确实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标签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们也应该认为家庭农场将是未来养猪业的主力军,因为养猪业越来越集中。

家庭农场能否对这种新兴的养猪模式投入巨大成本值得商榷。

毕竟建设生猪养殖不是养猪场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管理和防疫,需要积累经验教训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

到2022年,中国提前半年实现生猪产能恢复目标。目前生猪产能处于过剩状态,说明山寨养猪已经能够实现猪肉的供给。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农场有必要投入这么大的成本,冒险在楼房里养猪吗?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