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细分产品概述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生物医药产业可分为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药物三个小类。其中,现代中药分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药分为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和单克隆抗体。

生物医药细分产品供应情况

——化学制剂产量回升。

我国化学制剂产量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爆发导致的大幅下降后,2021有所回升。五大主要剂型中,粉针剂产量2021增长2.5%,达到81.5亿瓶;注射剂减少12.2%至119亿瓶;输液增长4.5%,达到1.41.8亿瓶;平板电脑增长1.5%,达到2585.3亿片;胶囊增长14.2%,达到855.2亿粒。

——中成药产量逐年下降。

2016-2022年,全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2022年,我国中成药累计产量达到227.7万吨,比2021年少41万吨。

——疫苗标签批发量略有下降,血液制品采集量恢复。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几次重大疫情后,从政府到公众对疫苗的认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数来看,我国疫苗批签发数量在2013至2019之间波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共发放疫苗6.5亿支,同比增长15.89%,为近十年来最高增速。疫情逐渐减弱后,由于R&D技术的限制,我国的批次发放数量将呈现平稳波动趋势,2022年将小幅下降至6.7亿。

2006年《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型的工作方案》明确,单采血浆站由卫生行政部门改为血液制品企业设立,单采血浆站与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的血浆供应关系,加快行业集中度。2007年7月18日,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要求所有血浆原料自2008年7月1日起,应允许静置3个月以上(业内称为“窗口期”),方可投产。受政策影响,2007年全国收浆量下降近50%。2007-2022年,受标准化浆站投入使用和民众献血意识的影响,我国采浆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血液制品行业纸浆收集量超过65438万吨。

生物医药产品需求:化学品占主导地位。

我国化学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839亿元,占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47%;我国中药产业市场规模约为4679亿元,占比25%;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20亿元,约占28%。综上所述,目前化学药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药的比重将逐渐增加,这种格局将被打破。

生物医药产品细分趋势:随着中药产品全球化,生物制药成为关键增长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生物医药技术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阶段,没有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使得中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落后的局面。从细分产品来看,化工品仍占主导地位,中药产品有全球化发展趋势,生物药成为未来行业重点增长点。

更多对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