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真的是“引爆”电动车的罪魁祸首吗?

?现在纯电动汽车自燃爆炸时有发生,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电池的安全性是长期困扰电动化发展的问题。无论是较早推广纯电动的“新生力量”,还是转型中的传统车企,都难以为消费者“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因此,电池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各大车企向纯电动转型的催化剂,固态电池可能是其中之一。与目前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或锂聚合物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电池可以“省略”隔膜材料,固体电解质本身充当隔膜,因此固态锂电池的结构更接近于“三明治”。

需要注意的是,固态锂电池的充放电机理和常规锂电池类似,都是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上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但得益于固体电解质在密度和结构上的优势,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多的电流,从而提高电池容量。也就是说,在相同体积下,固态电池的容量将大于常规锂离子电池。

电池技术无疑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托盘,走向固态是锂电池的大势所趋。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在解决锂离子电池应用痛点的同时,电池小型化、高能量、轻量化、快充能力将成为国内外各大车企产品电动化,乃至其整个品牌的催化剂。

同时,电池技术的迭代和发展对于车企和供应商来说也是一个大浪淘沙,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触电”成为了竞争对手之间合作的一个环节。联想到一个一向严谨的日系品牌,最近联手本土电池企业,在电气化产品架构方面“高调”发布。作为一个缩影,或许传统车企触电的步伐一点都不慢,只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