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突然提前一年宣布5G商用?
6月3日,工信部(MIIT)宣布将于近期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将跳过5G试商用阶段,直接进入5G商用,提前一年。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提前享受到三大运营商带来的高效5G网络。另一方面,对于华为、中兴等5G基础设施设备商来说,可以说是极大的利好。
根据工信部最初的计划,中国的5G测试将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2016到2018结束,针对5G技术开展实验,主要目标是支持5G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二步,从2018到2020年底,开展5G产品的实验。主要目标是进行5G预商用测试。
根据这一时间表,业界一致认为,我国应在2019年实现5G通信预商用,2020年实现5G通信大规模正式商用。
为什么要提前部署5G商用?根据工信部的公告,主要有三个原因:
1.目前,全球5G正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时期。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中国5G产业已经建立了竞争优势。
2.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中国申报的标准必要专利占30%以上。
3.在技术试验阶段,诺基亚、爱立信、高通、英特尔等多家国外公司已经深度介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5G已经具备商用基础。
统计显示,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在多地进行5G测试,为5G商用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移动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进行了实地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中国电信试点城市为“6+6”,包括之前确定的6个城市: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今年,中国联通计划结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重大项目,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阳等16城市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