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前景如何?
?包装工程是人们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材料学、美学、色彩等包装知识的多种技术活动。,为了在社会、经济、资源和时间因素的限制下,满足包装的主要功能,主要从产品内部包装设计、外部包装设计、结构包装设计、缓冲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包装工艺设计、集合包装设计等方面。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企业经验比例为100%。其中,王海文先生是中国包装联合会项目评审专家,《包装工程》编委;浙江省知名设计师陈陵江老师,杭州10精英设计师之一,与企业有深度开发合作。此外,还有近10名兼职教授。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学生,注重工程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培养学生不仅掌握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运输与包装学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而且掌握商品包装结构的设计与装饰、包装技术管理、质量检验和科学研究,能够在商品开发、生产流通部门、包装物流企业、科研机构、商品质检等部门从事包装设计、生产、外贸等工作的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消费品生产企业(如食品、日用品、IT、电子产品)包装事业部从事创新包装设计,也可在包装、物流、广告公司、传媒与传播、电子商务等行业从事创新设计,可在商业质检、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测试、研究和管理工作。同时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出国留学或者考国家公务员。
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1,全国包装教育先进单位,
2.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3.中国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4.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5.浙江省包装印刷协会常务理事,
?该专业在浙江省包装印刷行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中层或骨干,毕业生完全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的学生质量较好。
本专业致力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生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多次获奖。
1,世界学生明星包装奖1;6入围世界“包装之星”;
2.中国包装之星获得4个金奖,8个银奖,11铜奖,1组织奖;
3.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15三等奖;
4.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8项等。,并获得了优秀导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5.全国印刷技能大赛三等奖1,浙江省印刷技能大赛一等奖4,二等奖10,三等奖5;
6.第十五届浙江省多媒体作品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项,第二届中国绿色包装与安全设计创意大赛获优秀奖1项。
7.学生* * *申请专利50余项,授权专利37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
8.4个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
9.获得“挑战板”大学生竞赛一等奖1,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1,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银奖1;
10,缪欣省人才计划50多项,春苗计划60多项。
以下是一些获奖证书和照片:
科研(含教学科研)项目,近年主持省重点项目1、省科技厅项目1、安徽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省教育厅项目3项、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横向企业多项;发表学术和教育改革论文100余篇,其中近30篇被SCI/EI收录。主持省教育规划项目2项,省高教社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4部,引进企业精品课程1门,拥有学校重点课程2门。此外,专业教师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
第三,校企合作
本专业利用行业优势、专业优势和特色,积极与浙江省内多家知名包装印刷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浙江省一些最重要的包装印刷企业都与本专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中粮包装投资集团、升达集团、浙江宋旻浩世纪集团、浙江程心包装集团、浙江上峰包装集团、浙江爱迪尔包装有限公司、浙江丁鑫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日报印务中心、杭州日报盛源印务中心、金石包装有限公司,都是本专业的实习、科研和就业基地,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校际合作: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我系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包括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Xi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