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似乎是老师的“专利”。其方法是老师的细心批评、挑眉批评、附言、标点和旁注,可谓煞费苦心,但学生却不领情,导致作文教学收效甚微。近年来,我尝试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1的过程和方法评价

要把评价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以展示学生的实际进步,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评价实验》指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拥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考察学生拥有什么样的材料,还要考察他们如何拥有各种材料。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督促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运用各种方法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这就告诉我们,从重视知识学习到忽视能力发展,要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重,情感与态度并重,从而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激励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我试图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我们的作业评价要坚持鼓励的原则,评价者要培养一双“眼睛”,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语言肯定学生。特别是老师是学生作品的忠实读者,学生作品的优劣可能是用放大镜观察出来的。在评价中,只要学生写得好,或者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但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就可以得到“优秀”。特别是要善于发现能力差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他们只用了一句好话,或者只说了一句好话,我们也要真心鼓励他们在作文中画出甜蜜的微笑,为他们的“成功”喝彩。这样,学生就会得到及时的肯定,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写作激情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坚持不懈的写作训练中,写作能力就会有发展的动力。

3多元化评价:教师-学生-家长

传统的作文评价由一个老师决定,不利于充分发挥作文评价的作用,所以我尝试引入多人参与评价的机制。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综合评价学生作业,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学生的作业中附上一张作业评价表,里面有“爸爸妈妈的话”、“伙伴的话”、“我想说的话”。

我发现,通过家长参与评价,学生不仅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必要的修改,还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作业,拉近了家庭的距离,发挥了家长的资源,提高了作业水平,充分体现了作业和人文教育。

4欣赏性-暗示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发现采用“欣赏-建议”的模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又能知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例如,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条理。我有这样的评价:“你写了很多难忘的景点。如果你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我们就能更多地了解你去过的地方。你能根据你的访问顺序试着改变它们吗?”学生写作文时经常忘记标点符号不是一个好习惯。在评论作文的时候,我指出:“你这句话很形象,把小露想成一个调皮的娃娃真的很好!但是,你听说过标点符号在哭吗,因为他们无家可归,四处流浪,赶紧给作文里的那些小标点符号找个家吧。”这样的评价总能事半功倍。当这位学生羞于阅读我评价中的批评时,丝毫没有伤害他对作文的热爱。为什么不做这样的评价?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思考和探索,我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对作文本身的评价,而应积极采取各种方法,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都应该包含评价者的深情,无论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评价者都应该对学生的努力和劳动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将真情实感注入学生心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快乐,不怕写作,只有这样,评价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