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都娶什么样的女人?
创业故事:70元白手起家
这是最普通的创业故事。剧情中有艰难起步,小心扩张,打破瓶颈,投资失误后陷入低谷,痛苦经历后复出...在许多人眼里,中年的周燕军只是一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他的背后,有一个命运多舛的故事:70元起步,十年内以艺术天赋和商人眼光滚雪球。在股票疯狂的时代,他的一万块钱在深圳四天化为乌有。今天,周燕军再次踏上了旅行之路。
1,一种天生对绘画的热爱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创业的基础
不到20岁,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工厂。24岁自己的一堆工艺美术画27岁获得国家专利,30岁身价百万...周燕军,年龄41,有着令人羡慕的青春。上天没有让他拥有常人般强健的体魄,却锤炼了他“强壮”的斗志。周燕军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的时候,他蹒跚学步,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的机会。我爸爸是个手艺人,经常出去找工作。年纪轻轻就被寄养在别人家吃“百家饭”。然而,他不愿意依赖别人。十岁时,他开始依靠拐杖生活。可怜的父亲想让他残疾的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来养活自己。12岁时,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燕军痴迷于绘画。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他只有浓厚的兴趣,但他的画笔从未停止:画人物和动物...给他的同学画绘本,给班级出黑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和植物栩栩如生。没想到,绘画成了他后来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2,一个技能旁边70元白手起家
在18岁时,周燕军在两次脚部大手术后辍学。从那以后,村民们经常看到一个少年,脚上打着石膏,手里拄着拐杖,背上背着画架。他到处给人画像,一幅画从两美元到两美元半不等。20岁时,周燕军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今年辍学了。带着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他独自一人去县城寻找自己的出路。当地有一个习俗,在婚礼上赠送彩绘牌匾很流行。周燕军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他特长的行业。在进入县城的第一个月,周燕军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来支付房租,所以他被赶出了家门。周燕军的忠诚和诚实感动了第二个主人。他不仅把孩子低价租给了他,还承诺年底还。有了住的地方,周燕军留下了生活费,把剩下的钱花在了玻璃、颜料和相框上,开了他的第一家店。当初,他给人画了一个镜屏,别人过生日的时候,他不能画老松;别人结婚,他画龙凤,加玻璃,加画框,提升档次。每个镜屏的成本在2元左右。出门到3.8元,周燕军的原始积累就是由这细微的2元差价构成的。
3.搞个大作坊,远走高飞去偷老师的技术。
三个月后,周燕军存了一小笔钱。从这一点上,他看到他可以做得更多。做大生意资金明显不足。于是,残疾的他又上路了。这一次,他带着元钱去了广西柳州。本想找朋友借钱,没想到却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钱不是借的。满怀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转悠。商场里一个通草做的立体画牌匾让他眼前一亮。他认定是新产品,牌匾一角印着“贵州贵定”。他不顾路途遥远、行走不便,坐上了去贵定的长途汽车。也许是因为其丑陋的外表,假装成买家的周燕军没有引起工厂的警惕。他全程仔细参观,临走时还带回一个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研究改进。改进后的曹彤彩绘牌匾造型独特,在喜欢彩绘牌匾的湖南市场很受欢迎,甚至抢占了桂系市场。家里订购的厂家络绎不绝,包括他之前偷师的厂家。周燕军扩大了小作坊的规模。后来小作坊被涟源县工商联加了40多名员工。
4.自己创业,书写创业神话。
从此,周燕军坐上了当地人羡慕的位置——大众艺术厂副厂长。但是,自己创业的想法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激荡,他毅然辞职创办了兴华工艺美术厂。启动资金是朋友凑的。一个艺术工厂月收入从两千三千飙升到几万元。周燕军使用近20万平方米的土地建造了一个多平方米的工厂。这时,他脑子里有了产品转型的想法。虽然偷老师牌匾的生意不错,但参加广交会后,他意识到,如果产品不更新,客户数量就会萎缩。从那以后,他吃饭睡觉都在想新产品。最后,竹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制作野鸭、老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非常逼真。新产品一推出,反响出奇的好。他很快为这种新产品申请了专利。商家上门指定他的新产品要包销,并约定一天一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的产能只有60个。为此,工厂一直在扩大规模。后来,他的生意遍布湖南省40多个县和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份。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滚滚而来。30岁的周燕军成了湖南的创业神话。
希望能合楼主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