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瑟枪在中国受欢迎?

C96军用手枪是毛瑟兵工厂制造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手枪之一。因为枪配有木质外箱,所以音译为毛瑟枪(箱)。它最初是由德国费德勒兄弟三人在1895年发明的,但最早由毛瑟公司申请专利并批量生产,所以驳壳枪也被称为毛瑟手枪。

驳壳枪有很多名字,盒枪、箱炮、快慢机、自救、大镜子等等。这种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流传。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受到当时列强的禁运,而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军事禁运,不允许步枪进入发展中国家。手枪不在禁运之列。驳壳枪作为手枪,拥有类似冲锋枪的火力,可以大量进口。北洋政府和张宗昌都大量购买了这种武器。

毛瑟枪全长288 mm,口径7.63 mm,重量1.25kg。它使用6发和65,438+00发固定弹匣或20发可拆卸弹匣。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程50-65,438+050米,射速900发/分。驳壳枪制作精巧,性能可靠,火力连续性好,威力大。在中国,政府军、游击队、民间武装,甚至地主、警卫、土匪都配有驳壳枪,每个人都以拥有一支驳壳枪为荣。半个多世纪以来,毛瑟枪在中国备受青睐。

从1895到1939,毛瑟公司* *生产各种型号的毛瑟枪约1万支,约40万支流入中国。

当时中国的兵工厂也在争相仿制,如汉阳、珙县兵工厂、天津大沽造船厂、山西军事训练所、重庆兵器修理所、衡阳军械局等。,而且几十年来,中国* * *仿制了200多万支驳壳枪,远远超过了最初的制造国。中国到处都是毛瑟枪。

中国人在使用过程中,克服了毛瑟枪使用中的缺陷,如平滑瞄准镜、方便快捷拔枪、水平射击克服枪口抖动等。驳壳枪虽然诞生于德国,但在中国却得到了发扬光大。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都有驳壳枪。从晚清政府、民国军阀、国民政府、八路军、新四军等装备了大量的驳壳枪。,而毛瑟枪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到建国初期,随着枪械技术的进步,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部队,毛瑟手枪逐渐退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