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绘画技巧
第一,培养正确的认知方法和敏锐的观察力。
严格来说,学习素描必须从石膏几何、静物、人物石膏、人物头像等循序渐进。,但是我们很多初学者都不具备这个条件,而且有的考生临时“临时抱佛脚”,在没有接触过基础训练的情况下直接画人物头像,所以学生往往画不好。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基于对物体的深刻理解。要知道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状、比例、结构、明暗色调、质感、空间感等。这些名词看似不难,但具体操作起来真的不容易。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头部的物理结构和比例。头部的形状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椭圆形、立方体或楔形。进一步分析表明,颅骨呈球形,额骨呈扁圆形,额骨自下颌骨底部至底部呈倒梯形,上下两部分呈梯形体的鼻端在两者之间呈垂直状。头的比例是“三停长,五目横”。这是对头部一般规律的总结,但个体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面对一个模特,初学者也许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幅肖像,但画面简单空洞,而素描训练好的人却能表现得深入丰富。因为视觉敏感度不同,感知的内容也会不同。后者能抓住对象的本质,在表达中简洁、清晰、明确地表达对象,在短时间内掌握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方法。
第二,树立良好的大局意识
整体意识的建立是绘画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绘画的未来发展影响很大。无论你从事哪种绘画,都必须涉及这个问题。整体是相对于部分而言的,部分是整体的一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中,整体通过部分反映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对整体意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和表现中注意整体关系,克服专注于某一点的坏习惯。比如画头像的时候,一定要整体观察物体。比如画眼睛的时候要考虑和耳朵或者鼻子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画眼睛,落在一个局部区域。你必须把它们相互比较,有机地联系起来。整体存在于造型的各种因素中,从轮廓到色调,从形体表达到空间表达无处不在。培养整体意识,可以从观察事物入手,多观察,多比较,从而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贯穿整个绘画过程,反复比较,培养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整体意识。
第三,树立身体的体积意识,掌握表演技巧。
把握形体,表达体量感和空间感是基础素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要明确物体的形状、比例、大小,还要克服平面描绘,对造型有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没有体积和空间的意识,我们就无法形成观察体积和空间的习惯,更谈不上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关系。空间的表现是绘画的基本能力。比如人物头部在前,眼睛和耳朵在同一个方向,初学者往往表现不出空间感。没有空间感,他们就无法表现出体量感。“方”和“方”是不同的。正方形是平面,而正方形是体积。所以要建立空间意识表达物体体积的能力。
表现力在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就要建立整体意识和体量感、空间感,所以要有表达能力。素描是表达或再现物体的最基本的绘画形式。素描作为学习绘画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掌握人物的因素和结构,了解光影的色调,了解边缘轮廓线和明暗分界线,感受节奏。素描比色彩更理性,尤其是基础素描的训练。以理性引导观察,以观察丰富理性,将素描建立在理性认识上,从而达到素描的整体性。
以上,对素描教学中的一些突出点进行了分析和理解。绘画是一门技能课,要从实践中飞跃。所以,动手实践很重要。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只有打好扎实的素描基础,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