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就像百度百科。

三星堆人脸是三星堆遗址的一部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它有5000到30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址。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墙保存最好。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表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属于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的源头”。

其中,出土文物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我国文物中,是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和观赏性的文物之一。在这些古蜀珍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巨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圣树,都是独一无二的。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饰有花纹的边张为代表的玉器和石器,也是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品。

在四川广汉市郊,有一座类似太空中飞行物的奇特建筑,斜椭圆形的底部,圆锥形的主体,远远就能听到空灵的音乐。这是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三星堆遗址建造的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 ~ 30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12平方公里。这是20世纪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考古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的文物。三星堆遗址和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1988 1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人脸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人脸中,有三张大型直眼人脸。它们有一双明显凸出眼眶的眼睛,一对斜向上方凸出的大耳朵,一对高高的鹰钩鼻,一张上翘紧贴耳朵的大嘴。整张脸给人一种神秘而亲密的感觉。最大的一个宽138 cm,高65 cm,眉宽近7 cm。眼球呈柱状,从眼眶突出至16.5 cm,前端略呈菱形,中间有一个手镯样的环,宽2.8 cm。关于这种直眼青铜人脸的历史文化意义,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认为这是古代民间传说中“千里眼、千里耳”之神的再现,指其眼球突出、大耳朵拉长,具有非凡的视觉和听觉;有人认为这是传说中的古蜀王蚕丛的写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古蜀图腾崇拜的象征。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直脸铜像是上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体,是烛龙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是原始宗教祭祀和图腾崇拜的遗产。

4?扩展

按购置价格计算的价值

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史学界长期以来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历史学家一直认为,与中原相比,古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三星堆遗址证明,这里应该是中国夏商前后,甚至更早的重要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有关古蜀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后来逐渐扩散到全中国。三星堆的发现把古蜀的历史推到了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存在着不亚于黄河流域的古文明。

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青铜文化的风格外,其余器物都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他们的发掘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高度发展的独特面貌。在青铜冶炼和铸造方面,模型铸造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及以铅、锡、铜为主要成分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落后的谬误。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三星堆遗址依托鸭子河,跨马木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越,形成了以东、西、南三面城墙和北面鸭子河为防御体系的古城。古城由一个外郭城(大城市)和几个内城(小城镇)组成。古城内外可分为祭祀区、居住区、作坊和墓葬,并有三星堆、月亮湾等重要夯土建筑遗迹,体现了古代王国高度繁荣、布局严谨的都城气象。它是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不同于中原的夏都和商都。

三星堆是中国最丰富的文明遗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古代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瑰宝,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三星堆遗址看到的古蜀国手工业非常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三星堆遗址文物丰富,填补了中华文明演化序列中重要文物的空白。它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有助于探索早期人类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截至2009年底,三星堆已创下并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和中国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世界上最早最高的青铜神树。它有384厘米高。铜树干笔直,分九支,连成三簇。每根树枝上有三个桃形的果实,两个垂下来,一个拿起来。在它上面,有一只钩吻鸟,直立着,让翅膀翱翔。一条龙从树干顶端蜿蜒而下,昂着头,一只脚踩在树座上。《山海经·海外东经》云:“唐谷有芙蓉,十日沐...下支九日,上支一日。”推断可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芙蓉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它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重700多克。是用打好的金箔包在一根木杆上,木杆早就碳化了。金杖一端刻有花纹,分为三组。靠近末端是两个对称的人头,都戴着五齿高冠,三角形耳垂,面带微笑。中间一组是两头相对的两只鸟,下面是两条背相对的鱼,它们的脖子上叠着像箭羽一样的图案。有人认为这根金杖上有鱼和鸟的图案,所以应该证明是于夫国王掌管。也有人不同意鱼和鸟象征吉祥,而箭和羽毛象征权力。金杖确实是权力的象征,但没有实物证明鱼鸟的会徽是由鱼鸟组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杖和圣树一样,是古蜀人崇拜圣树的产物。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雕像。身高262 cm,体重超过180 kg,被称为“世界铜像之王”、“东方巨人”。铜人头戴花形冠,身穿鸡心领燕尾背长开衫,赤足立于方座上。身材修长高挑,手臂粗壮,相当夸张,与身材不成比例。双手紧握,左手弯曲放在胸侧,右手抬起右脸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粗大的拇指。他的脸很瘦,方方正正,鼻子笔直,嘴巴很宽,眉毛很粗,眼睛很大。他的大耳朵上装饰着云雷纹,耳垂上有一个洞。他表情严肃,仿佛在等待完成某种神圣的使命。立人穿的是窄袖半臂三件套左后卫西装外套。衣服上刻有龙纹、兽面、虫纹、回文,线条细密,结构复杂。小俑气势磅礴,错落有致,内穿长袖有领衫,外穿无袖袒胸甲,正反面饰有几何雷纹。他们在战争中应该有很大的震撼力和实用性。该铜像采用分段嵌铸法铸造而成,制作精美,迄今为止在中国仅见于夏商周时期。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人像。身高64.5cm,两耳距离138.5cm..青铜人面似阔眉大眼,眉尖向上,眉宽6.5 cm ~ 7 cm。眼睛斜斜的,眼球极其夸张,直径13.5cm,眼眶突出16.5cm,前端略呈菱形,中间有手镯状的箍圈,宽2.8cm,眼球中空。面具高65cm,宽1.38m(以两耳尖为准),厚0.5cm ~ 0.8cm。《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之侯蚕丛,目竖才为王。”

一些学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人脸画像是古蜀王蚕丛的雕像。蚕丛曾生活在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文山县,那里“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只是卤水,不适合种粮。“至今仍是严重缺碘地区,甚至甲亢盛行。甲亢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球向外突出。因此,眼睛特别突出的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后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在塑造蚕丛雕像时进一步“神化”,才有了三星堆这些夸张的竖像。当然,这只是基于史实的猜测。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和面具。50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