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冲和81都是AK改进的,但是为什么一个是冲锋枪,一个是步枪?
81自动步枪和56式突击步枪
先说一下81自动步枪的特点。
1.与AK自动步枪的长活塞导气不同,81型自动原理采用短行程活塞导气结构,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似。活塞行程短最大的优点是重心偏移小,射击稳定性高,对提高精度很有帮助。
2.在锁舌的运动设计上,81型采用了类似AK的锁舌旋转锁紧,而不是56半锁舌偏置锁紧结构。
3.在机壳结构的设计上,81机型借鉴了AK系列的一体式机壳,机壳盖的开启方式与AK相同,但整体上更简单紧凑。
4.81自动步枪的安全设计是不是改了AK上的?大挑?设计,你可以调整安全或速度机器只用你的拇指。
5.81车型增加了空仓挂机功能,是一个相当实用的设计。
6.炮口的设计相当巧妙,炮口装置还兼作阻火器、制动器、降噪器、防跳装置和榴弹发射器。所以81型的瞄准镜后退了一段距离,这是81型自动步枪和AK系列最大的区别。
7.还是用7.62*39 mm子弹,56冲和56半弹药常见,这也是外人最误解的地方。
总的来说,81自动步枪是在56拳56半的基础上重新研制的新型国产自动步枪,并不是简单的改进和仿制。
81公式和81栏
81自动步枪的出现也很有戏剧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口径步枪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美制5.56毫米步枪和苏制5.45毫米步枪已经大量装备部队。此时,我国基层部队仍大量装备56式突击步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已经落后于时代。1978年,解放军决定未来改为5.8毫米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研制工作陆续开始。然而,随着解放军基层部队自卫反击越南的缺点暴露无疑,更换新步枪成为当时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解放军在1979下达了研究任务,要求装备可替代56冲和56半的新型中口径自动步枪,以暂时弥补小口径自动步枪定型前的空白。因此,中国军方人员利用当时的条件,借鉴56冲和56半冲的设计特点,在短时间内设计定型了一款过渡型中口径自动步枪。但这种过渡枪过于优秀,小口径自动步枪难以生产,导致后来解放军批量装备81的局面。
81型也是枪族。
56式突击步枪是AK自动步枪的中国授权版本。
56式突击步枪就不用说了,那是苏联给中国提供图纸资料之后?AK中国版?。同时,中国进口了SKS半自动步枪和RPD轻机枪。这些武器后来分别被命名为56式突击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
为什么中国把AK自动步枪命名为56式突击步枪有点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中国陆军基本步兵部队还保持着早期的传统战争思想,以精确射击为主,发扬刺刀,节约弹药,哪个更好做?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所以对步枪的精度和弹药消耗都有一定的要求。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和精度与当时部队的作战思想相吻合,所以基层步兵大量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并且为了弥补半自动步枪不能连续射击的缺点,在步兵分队中配备了部分冲锋枪,用于近距离压制火力。在56式枪族出现之前,国内步兵班的标准装备是每个班长、副班长一把54式冲锋枪(仿苏制PPS),其余都是53式步枪(苏制莫辛纳甘)。56式枪族被完全取代后,56半取代了53式,具有连续击发功能的AK取代了54式冲锋枪作为冲锋枪的替代品,因此根据当时的用途命名为56式突击步枪。
雷锋手里是54式冲锋枪,换成了56式重拳。
事实上,是否如此?自动步枪?好不好?冲锋枪?反正它的名字说到底还是跟部队的战术思想和使用密切相关,而不是别人这么叫。你知道,在中国和苏联的武器命名上,不是吗?突击步枪?这个名字并不妨碍AK在网络上被称为突击步枪。同样,56式突击步枪是中国根据当时武器的战术使用来定义的,与对错无关,更不用说上线了。
STG44/MP44(突击步枪/冲锋枪)是吗?突击步枪?它也是的名字。
如果非要认真的话,可以。了解二战时期美军的M1918。
M1918原计划为自动步枪,配备一名美军士兵。结果二战时,每个班次只配一两支步枪进行火力支援,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轻机枪。那我们应该怎么称呼M1918?自动步枪还是轻机枪?这么看的话,美国人是不是没那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