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业务部

成立时间:1958

从医简史:原上海市胸科疾病研究所所长黄家思。1963更名为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沈克非为所长。1973,恢复研究所编制,史美心任所长。现任理事长陈灏珠,名誉理事长史美心,副理事长葛均波、赵强、舒先红。研究所现有员工107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人。研究所设有心内科(19病房、23病房、30病房、CCU)、心外科(31病房、32病房、ICU)、心导管室、心脏超声诊断室、心电图室、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心血管疫情统计室等临床和实验科室。共十层,建筑面积8442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备的医学研究设施,包括超低温冰箱、荧光显微镜、落地式高速离心机、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定量PCR仪、三维重建仪、超声消融仪、垂直电泳仪、高压电泳仪、分光光度计等30多种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自1980起,该所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心血管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并于2002年被批准为上海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其心内科被列为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病毒性心脏病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领域: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1。冠心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包括流行病学、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生化研究、X线造影诊断和超声诊断、冠心病介入治疗、冠心病血管内超声诊断、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等。2.从分子水平研究病毒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包括流行病学、病毒学、免疫学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4.心脏超声的研究,包括应用食管超声检查技术、血管内超声、多平面经食管三维重建超声成像和超声消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心律失常的电生理诊断和电疗研究,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6.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新型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和辅助循环的研究。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和人工主动脉瓣移植。

完成国家七五、八五、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医学领军专科等市级以上项目50余项。目前正在承担973“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十五”计划、“211项目”、上海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医学发展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研究经费达到12万元。近五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450余篇,获专利1项。

已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77名,硕士77名,博士后4名,博士22名,硕士32名。

受卫生部委托,心血管病研究所每年举办26期全国心血管病学习班。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内科作为内科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于1958。其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陶守启教授,也是首任心内科主任。1989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局领军学科,1997被列为“211工程”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学科。2002年被指定为上海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和中国临床药理基地。

心内科的整体医疗水平在华东地区领先,在全国名列前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左右心导管术、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体外除颤复律、冠状动脉造影、永久起搏器、冠心病体外反搏、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静脉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冠状动脉内激光溶栓、冠状动脉内超声等。

心脏手术

心内科成立1947,黄家思教授任主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多项国内第一。在国内率先研究了人工静态挂屏心肺机,开展了VSD、ASD、法兰西等体外循环下深低温心内直视手术,二尖瓣关闭不全修补术,低温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78成立上海阀门中心,开展国产阀门研究。同种硬脑膜、猪主动脉瓣、牛心包制成的生物瓣获得成功,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被生物瓣替代。手术类型从单瓣发展到双瓣和三瓣置换。并开展主动脉瘤、升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血管转位术、局限性肥厚型心肌病(IHSS)和复杂心脏病手术。目前已广泛开展各种心脏手术,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动脉瘤、心脏肿瘤、马凡氏综合征和终末期心肌病。其中以心脏移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微创心血管外科、瓣膜修复和整形外科、复杂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为特色。年手术量2500余台,手术成功率高达98%。待遇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王春生教授领导的终末期心脏病原位心脏移植成功获得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的应用包括:微创二尖瓣修复/置换、微创主动脉瓣置换、微创房间隔缺损修复、机器人辅助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手术规模国内领先,疗效极佳。

完成和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担任复旦大学心脏外科相关章节的授课和教学,担任全国心胸外科课堂授课任务和研究生授课。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讲学和手术,参加外宾在其他医院的学术社团活动,开展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成立时间:1968

医疗简史: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前身是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肿瘤组,成立于1968。1969,中山医院肝癌组正式成立,设有病房。1978更名为中山医院肝癌实验室,分为病房和实验室两部分。此后,它继续发展壮大。65438至0988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隶属于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学校合并后,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肝癌研究所是中国最重要的两大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上海市肝癌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军专业(肝脏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学)“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医科大学“985工程”重点学科。

临床特点是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减容后切除。此外,手术再切除、冷冻、微波、超声介入、生物治疗等专项相继开展。1995以来,开展以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治疗研究,探索肝癌术后复发的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积累了近4000例肝癌诊疗经验。最早开展小肝癌诊治、复发后切除、不可切除肝癌减容后切除,5年生存率60-70%。迄今为止,368例肝癌患者存活5年以上,112例患者存活10年以上,最长存活38年达到1例。

该所实验室由无菌动物模型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同位素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实验室组成。拥有超速离心机、毛细管电泳仪、DNA合成仪、多肽合成仪、液体闪烁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设备。先后承担了“六五”至“九五”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重点学科基金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美国癌症研究所金奖。目前承担国家恶性肿瘤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1子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个子项目、上海市医学领军专业2个重大项目、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2个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等项目,参与“863高技术计划”等重大项目研究。

该院是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授予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5人,已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42人,硕士38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生31人,硕士生15人。受卫生部委托,每年承办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肝癌诊治进展学习班。

主编《亚临床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英文版,主编《原发性肝癌》(1和2版)、《现代肿瘤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图书三等奖)。受邀在余本撰写十部国际知名专著。牵头主办四次大型的上海国际肝癌和肝炎会议及多次全国肝癌会议。唐兆友教授曾担任国际癌症控制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中国代表(1990-1998),15和16肝癌国际癌症大会主席,并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数百次国际会议。1987唐兆友教授作为我国14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科室现状:肝癌研究,全肝肿瘤外科,内科和实验室组成。它拥有近100张专科病床和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面积达900平方米。研究所的特色是以外科治疗为主,内外科、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研究。现有卫生技术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10,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2。现任主任:著名肝癌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兆友教授。

肝脏肿瘤科

1968中山医院肿瘤组成立。65438-0969以内外科结合的形式正式成立中山医院肝肿瘤组,并设立病房。1978年,经卫生部批准,肝癌实验室正式成立。1988,肝癌实验室扩建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肝肿瘤科是以原发性肝癌为主要方向,内外科紧密结合的临床科室。每年在肝肿瘤手术中有近1000例肝脏手术。切除率60-80%,五年生存率40-50%,手术死亡率1-3%,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肝癌的早期诊治、肝癌复发后切除和不可切除肝癌的减切除,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尤其是巨大肝肿瘤的切除和肝门部肝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肝移植在治疗终末期肝硬化、先天性肝脏代谢紊乱和胆汁淤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早年在肝肿瘤科进行了普查和肝动脉造影。随后进行化疗、免疫、中药等综合治疗。肝肿瘤内科以肝肿瘤的非手术治疗和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为重点,开展放射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引导局部治疗(内部局部注射、门静脉化疗、射频消融治疗)等。)、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

普通外科

学科创始人是著名外科医生沈克非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涌现出黄家思、崔志毅、冯友贤、、孟、王承蒙、吴等国内外著名外科医生。普外科在国内做过很多大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规则性肝切除术、人工血管移植术、肠系膜下腔静脉吻合术等。主治疾病: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良性甲状腺肿瘤;大肠癌;胃癌;胰腺炎;胰腺癌;胆管炎;胆囊癌和胆管癌;门静脉高压症;甲状腺癌;转移性癌症。进行的主要外科手术有: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乳房肿块切除术;剖腹探查术;腹股沟雉疝高位结扎修复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乳房根治术;右半结肠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复术;狄克逊手术;“米莱”手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惠普尔手术;部分肝切除术;全胃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术;全结肠切除术。

主要研究方向为:外科重症监护与外科营养、胆胰疾病综合治疗、胃肠外科研究、胃肠动力研究、内镜外科。教材主编、主编和10专业的余本,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成立时间:1936

医疗简史:65438-0936中山医院建院之初成立骨科,李洪儒任主任,历时近20年。临床上主要是创伤骨科。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尝试。1953年,椎间盘造影术在中国首次进行。1962以来,开展了小血管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研究了一套包括显微手术器械在内的小血管,总结比较了不同缝合方法、不同缝合材料、小血管移植等各种基础技术的经验。1963上臂再植成功。65438-0966与华山医院合作,采用第二足趾一期移植成功再造拇指5例。1970年完成上海首例金属全肱骨置换。同年,上海ⅱ型人工股骨头在上海首次设计成功并推广,淘汰了原有的ⅰ型人工股骨头。1974率先接受了新出现的保肢理念,取得了肢体重建的成功。1976率先急诊血管游离皮瓣移植。同年开始膝关节镜检查,为上海早期关节镜手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65438-098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滑膜切除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982年,被誉为“世界显微外科之父”的陈仲伟院士被调到中山医院担任骨科主任,并成立了显微外科中心实验室,每年举办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和研讨会。他设计了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移植治疗儿童和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88,AO的概念和技术首先在上海普及。主治脊柱、关节、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周围神经损伤、手部疾病、骨与关节先天畸形等。,特别是在创伤内固定技术、骨肿瘤、周围神经损伤、关节镜及椎间盘镜、胸腰段侧方减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慢性骨髓炎等方面。近年来发展了新技术,如“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T形锯椎板成形术”等。

有骨与关节肿瘤治疗中心、关节镜中心和组织工程中心实验室。2002年,组织工程研究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承担了“973”子项目、多项卫生部科研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先后获得多项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

科室状况:核定床位64张,博士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年手术量1500以上,年门诊量50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