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按设计规定的时间浇筑混凝土,一般宽度为800mm-l000 mm,间隔30 - 40m,贯穿整个结构的截面,将结构分成若干独立的区段,但不定直线通过一个开口,避免100%钢筋搭接。
一般偏后带穿过梁、板的截面或纵横墙的交叉处或门入口处的连梁。板、墙钢筋的网格连接长度为45d,梁主筋可连续张开保持接触。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因不均匀收缩或不均匀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基础底板、墙体和梁的相应位置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临时分成若干部分,待构件内部收缩后,过一段时间再浇筑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区。
扩展数据:
功能:
1,和易性
混凝土混合料最重要的性能。综合表现了混合料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易抹面等性能。有许多方法和指标来衡量和表达混合料的和易性。国内主要采用截锥坍落度筒测得的坍落度(mm)和威布尔仪器测得的威布尔时间(sec)作为一致性的主要指标。
2.力量
混凝土硬化后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如压缩、拉伸、弯曲和剪切)的能力。水灰比、水泥的品种和用量、骨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和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
百度百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