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有哪些惠民政策?

我觉得2010的“两会”体现了两个字——惠民。

两会报告解读:结构调整将如何惠及民生?/C/2010-03-07/161517179609s。shtml中国将在2010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支出46660亿元,增长6.3%,中央财政赤字达到8500亿元。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如何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调结构、惠民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增加5722亿元:中央政府投入巨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中央财政投资9927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722亿元。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的6543.8+004亿元和2009年的5038亿元,可以实现中央增加公共投资654.38+0.654.38+08万亿元的计划。预算报告称,今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避免“半成品项目”,严控新开工项目,防止重复建设。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康佳表示,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足以削弱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2010年继续保持9000亿元以上政府投资规模,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突出结构调整,将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654.38+0633亿元: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这些都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预算报告显示,2010年,科学技术支出163285亿元,增长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1.7个百分点的平均增幅。"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动力."陕西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代表说,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他建议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专利权保护。65,438+0,465,438+0.3亿元:为节能减排而奋斗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为节能减排而努力奋斗,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1412.88亿元,增长22.7%,高于16.4个百分点的平均增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这方面投资的财政安排非常及时,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长连友农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郑建国表示,2010年,山西将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投入,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转产给予资金支持;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经济体系和社会消费环境;进一步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8078亿元:让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也是预算安排的重点。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支出8077.82亿元,增长8.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6.3%的增幅。其中,教育支出2654.38+059.9亿元,增长9%,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长8.7%,高于中央财政支出2.4个百分点的平均增幅...“政府下大力气投入民生,说明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绝不是一句空话!”中国西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代表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陈利丹代表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民生投入不减反增,解忧惠民生重大举措陆续出台,让人民群众受益匪浅。群众传唱的民歌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党的政策真好,人民群众会受益的……”8183亿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位,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贫困山村,尤其需要更多的支持。”来自陕西省旬阳县农村的陈奋新代表说。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合计818.34亿元,增长12.8%,与中央财政支出6.3%的增幅相比,增幅尤为明显。其中,农业生产支出3654.38+06.38亿元,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支出654.38+03.34亿元,支持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654.38+00.85亿元,农产品储备费及利息支出576.2亿元。郑建国代表表示,山西省将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支持应急水源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启动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