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和详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技术仅指受授权专利保护的技术,即仅指受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不能认为专利说明书记载的技术都是专利技术,更不能认为是未授权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技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技术会随着专利有效期的结束而变成非专利技术,或者过期的专利技术,可以免费使用。但需要注意其他相关专利是否还在有效期内。
专利挖掘是第一位的,可以从企业内部挖掘。很多企业家或者技术人员通常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技术水平比较高,有比较革命性的突破或者有一系列的研究发明,才能申请专利保护。这种想法无疑是大错特错!只要是能解决一类问题并带来收益的一点点技术突破,都可以申请专利,这样可以避免延误专利申请的最佳时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可以站在竞争对手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果不能避开别人的核心专利来开发技术,那么就可以围绕这个核心专利申请很多相关的周边专利,迫使竞争对手不能正常开发,从而达成相互合作,获得利益。
第三,要完善创新机制。需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深入了解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技术研发。这是一种明智的专利挖掘方法,即“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基本分类中国有三类专利:
1,发明专利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对发明的定义是:“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所谓产品,是指工业上可以制造的各种新产品,包括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所谓方法,是指加工原料,制作各种产品的方法。发明专利不要求是经过实践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但可以是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一个想法,具有工业应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技术方案或想法不能与简单提出一个课题或想法混为一谈,因为一个简单的课题或想法并不具备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2.实用新型专利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对实用新型的定义是:“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新的实用的技术方案。”与发明一样,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一种技术方案。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比较有限,只保护具有一定形状或结构的新产品,不保护没有固定形状的方法和物质。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注重实用性,其技术水平低于发明。大多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相对简单和改进的技术发明,可以称之为“小发明”。
3.设计专利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款将外观设计定义为:“外观设计,是指具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是指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组合,以及颜色、形状、图案。”
外观设计明显不同于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侧重于设计师对一件产品的外观所做的艺术化、审美化的创造,但这种艺术创造不是简单的工艺品,它必须是对行业实用的。本质上,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艺术创意,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技术创意;虽然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都与产品的形状有关,但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让产品的外形美观,后者的目的是让有外形的产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比如一把伞的形状、图案、颜色都相当漂亮,就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如果伞柄、伞骨、伞头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节省材料,功能耐用,就应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说明书属于专利文件的一种,是指包含扉页、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组成部分,描述发明创造内容,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正式文件或其公开文本。
专利说明书中的扉页是揭示每个专利基本信息的文件部分。扉页上透露的专利基本信息包括:专利申请时间、申请号、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发明人、发明创造名称、发明创造简介及主要附图(机械图、电路图、化学结构式等。-如果有)、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分类号、公布或授权时间、贡献号、公布专利文件的国家机构等。
权利要求是专利文件中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部分。权利要求中至少有一项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
说明书是清晰、完整地描述发明创造技术内容的文件部分,附图用于补充说明书的文字部分。说明书中发明描述的规定在各国基本相同。以中国的专利说明书为例,说明书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实例等。
一些机构公布的专利说明书附有检索报告。检索报告是专利审查员通过在现有技术中检索专利申请所涉及的发明,找到可以与专利相比较的文件,并向专利申请人和公众展示检索结果的一种文件。有检索报告的专利文件都是申请公开说明书,即未经审查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文件。检索报告以表格报告的形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