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间动态手功能训练器改善中风挛缩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十大死因之一,超过一半的患者会面临手功能障碍的问题。即使经过传统固定辅木的康复课程,仍然可能出现只能抓而不能松掌的情况。但目前国内的职业治疗师已经开发出了定制化的专利辅助装置“动态手功能训练器”,可以加强训练功能,改善手部神经肌肉挛缩现象,增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康复科功能治疗师李开发了一种新型专利支架——动态手功能训练器,可提高手部挛缩的康复效果。(供图/苗栗大千医院)苗栗大千总医院康复医师倪表示,中国中风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建议患者在中风稳定后的半年内把握黄金治疗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减少手脚无力、手挛缩等后遗症。据研究统计,约7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手功能障碍,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或重返职场,往往需要佩戴手辅木辅助器具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该医院康复科的功能治疗师李指出,传统的固定手配件木材坚硬,佩戴时容易感到不适和闷热。如果佩戴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导致肢体功能下降,无法为患者提供主动的运动训练。
在这方面,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李研制出了“新型专利支架——动态手功能训练器”。手套柔软舒适,不同于传统的只有固定功能而缺少训练功能的辅助木。既能达到连续拉筋的效果,又有类似矫正牙齿时调整钢丝的微调功能。甚至可以结合电疗和运动训练,促进手部肌肉力量和动作的协调,让手部挛缩严重的人有效完成康复动作,从而增强信心。
苗栗县一名28岁的邱姓男子,4年前罹患阻塞性脑血管疾病。在紧急应用溶栓剂后,他仍然留下了严重的手足功能障碍。用了20多分钟才把挛缩的左掌拔了出来。虽然经过积极的康复,他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没有辅助器具帮助按电脑键盘,他在职场上仍然有很大的困扰。直到他使用了动态手功能训练器,才明显看到了进步,开心地重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