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鹤的人生故事

1946交大毕业。1950获得美国纽约斯克内克塔迪联合学院电气工程硕士学位。1954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7月加入通用电气公司(GE),任工程师、高级研究工程师。1954以来,先后在伦斯勒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电学的研究中,李天鹤发展了高压电弧中电极现象的理论,由该理论得到的高压电弧的能量密度可以与最强的激光束相媲美。发展了高温气体中电气断路理论,发明了基于横向磁场灭弧原理的真空灭弧室,使真空开关作为断路器进入电力系统,其分断能力达到15kV和25kA (1955)。首次开发了使用电力电子器件的高压DC传输系统。从1959开始长期从事GE工程管理和商业管理工作,从1974到1978担任GE电力业务首席战略设计师,从1978到1980担任GE电力系统总工程师。先后获得美国专利30项,国外专利900多项,在著名电工杂志上发表论文75篇。李天鹤曾任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IEEE能源委员会主席、基础科学委员会主席和电力工程学会主席。1975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8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高级委员,1984年当选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1986年当选瑞士工程院院士。1987 2月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由于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成就,李天鹤获得了许多科学奖项,主要包括:普拉特奖(1983)、电生命奖(1983)、百年奖(1984)、戴维斯工程成就奖(1986)。主要著作有《大功率开关设备的物理基础和工程应用》(电力工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