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水果研究所简介

院内优秀人才8人,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我院设有博士、硕士培养中心。先后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荣获河南省“十佳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面向华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所长期从事落叶果树(苹果、梨、葡萄、桃、猕猴桃、樱桃、李子、杏、草莓等)品种资源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和西瓜,如收集、保存、评价、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实贮藏加工等。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社会和果农。获得各级科技成果1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61项;培育和审定果树、瓜类新品种100余个(其中1998-2008年审定果树、瓜类新品种61个)。开发推广新产品1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生产中得到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研究所设立了八个专业研究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果树和瓜类种质资源、果树和瓜类遗传育种、果树和瓜类生理栽培、果实质量安全控制、果实贮藏与加工五大学科,并围绕五大学科开展研究和技术推广。成立了三家科技企业,成立了三个管理机构。郑州桃园、葡萄园、国家中期西瓜数据库、农业部果树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国家葡萄桃改良中心、国家落叶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农业部果树脱毒苗成果转化基地等都建在我院。主办《果树科学》、《中国瓜菜》、《果农之友》、《国内外果树栽培技术选编》四种科技期刊。中国园艺学会西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和全国西瓜协会隶属于该所。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研究所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十五”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在参评的1077家农业科研机构中排名第90位。

按照“科研院、产业发展院、稳定管理院”的指导思想,研究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保持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多种产业发展体系,保持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果树和甜瓜科技创新基地、国内一流的果树和甜瓜成果转化基地、国内知名的果树和甜瓜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基地。为提高我国果树自主创新能力,为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