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图片,环境空调及分配方式

学校宿舍都是6人,床是双层床。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美丽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她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福乐山脚下,流水潺潺的芙蓉溪旁。环境幽雅,街道成荫,四季花香,景色宜人,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学院起源于江苏省宿迁市玻璃职业学校,创建于1933。在80年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超过65438+万名专业人才,涌现出中国国画界葡萄画大师、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中国第一代非职务专利权人曾、重庆经济人敖志平等。

2001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绵阳机电工业学校、绵阳工业学校组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学院坚持“诚信为本、能力为基、创新为魂、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传承建材行业优势,服务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政企研联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社科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50多个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5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亿元。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集生产实训为一体的“数控加工车间”、“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等“校内工厂”,院内生产性实训车间达到14个;与中科院五所、长虹电子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工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超过180个。依托于此,学院紧紧围绕“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的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衔接”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了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主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构建了“模块化工学结合”等各具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院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高职在校生11000余人,高职在校生近200人。有50多个高职院校和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5个,材料特色专业群在全国建材类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旅游、金融、土木工程、艺术等众多优势专业群体,有力支撑了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设有材料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科学、人文艺术等8个系,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教育、中专教学等3个教学部。技能鉴定、培训、考核机构10余家,其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81,建材行业特殊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毕业生“双证”获证率达90%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

多年来,学院积极发挥“国家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服务行业、地方和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承担省市各级科研项目8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获得专利20余项,为建材行业发展和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学院成立了绵阳市职业教育集团和绵阳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为主任单位和理事单位,在整合科技城职业教育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目前,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正按照“积极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中高职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内涵建设”的办学思路,积极实施“8138”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后示范”建设项目,努力做好国家建材产业与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对接工作。与东阔大学、台湾省塔珍大学、南台科技大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等高校的深度合作开了个好头,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办学,使学院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