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空军医院显微外科

外科领域最惊人的技能是成功地再植因意外事故或交通事故而被机器切断的手指、手、手臂或脚。要重新连接断肢,使其再次发挥功能,就必须将血管、神经、皮肤和骨骼缝合在一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创伤显微外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人才,使骨科专业发展迅速,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逐步形成了手外科、显微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的特色,特别是在肢体创伤修复功能、再造皮瓣移植、断肢(指)再植、手指再造、瘢痕整形等方面,集医、教、学于一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创伤显微外科中心是兰州军区创伤显微外科中心和安120急救分站。拥有世界一流的医学影像、血液、功能、形态学、计量检测设施、设备和检测技术,为全面、快速、科学、准确的体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51医院显微外科中心拥有优秀的显微外科专家团队和高科技的诊疗设备,处处体现了医院对人的尊重和对健康生命的敬畏!我们专业从事创伤骨科、骨科、运动医学、骨科康复,拥有国家最高净化标准的100级垂直层流手术室。引进了核磁共振、CT、彩超等大型基础检测诊断设备,椎间孔镜脊柱系统、关节镜、后镜、射频热凝器等微创骨科设备,以及浮动治疗仪、冲击波骨科治疗仪、体外高频热疗机等专业化康复设备。依托椎间孔镜、关节镜、高能微波、激光、消融等先进技术,研发治疗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疾病(如四肢关节)的高端微创技术,打造“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微创技术,以及以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专病品牌。医院将形成以微创手术为主,开放手术为辅,微创中西医结合,骨内骨外并重的骨科治疗模式,引领微创与功能康复的骨科新时代。

基于先进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言语行为和心理治疗,运用漂浮、体外高频、冲击波等专业康复技术,开展骨骼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慢性疼痛疾病的康复治疗项目,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肢体创伤

()手外伤修复、断指再植、手指再造。

()四肢骨折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折并发症,如骨不连、骨髓炎、骨缺损、骨外露、四肢肌肉不等长、肌腱痉挛和萎缩等。

()四肢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肌肉和肌腱的创伤

组织缺损包括创伤、炎症、肿瘤放疗等原因引起的骨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

手和上肢疾病

()各种手外伤、肢体手畸形、矫正手功能重建。

()各种先天性畸形或陈旧性创伤性畸形的矫正和功能重建。

()急慢性感染、疼痛、劳损、腱鞘炎、掰手指。

()手部肿瘤

肢体瘢痕挛缩畸形的矫形与功能重建

应用各种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和骨缺损,重建功能。

周围神经外科疾病

()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和肢体神经损伤

()肢体疼痛、瘫痪、无力和肌肉萎缩(周围神经压迫)

肢体瘫痪

()瘫痪肢体的功能重建

()手严重损伤,采用复合组织瓣重建手指关节,重建手功能。

大面积重度烧伤的综合治疗,各部位深度烧伤的创面修复,微粒自体皮与大面积异体皮混合移植,儿童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治疗,大面积重度烧伤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恢复患者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科室医务人员平均学历水平较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临床处理能力强,擅长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烧伤整形外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重大创伤抢救和疑难病症。

科室有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尤其擅长各种高危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第一,断肢断指再植

二、手指缺损重建

三、四肢创伤骨折(新型外固定支架和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四、创面缺损修复:皮瓣、肌皮瓣、复合组织瓣及骨与关节移植。

五、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无菌性坏死、骨髓炎和骨不连的显微外科治疗

儿童痉挛型脑瘫的显微外科治疗

血管和肌腱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九、残肢功能重建和畸形矫正

十、阴茎、耳、鼻等再植和再造

十一、截瘫、痔疮治疗和泌尿功能重建

外周血管外科:治疗血管栓塞、血管损伤、血管缺损和血管瘤(血管移植和人造血管应用)

十三、微创手术(头面部创伤的显微修复)

十四、肢体功能康复

十五、颌面外科整形修复

十六、四肢及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松弛和矫正。

十七、关节镜、腹腔镜

十八、肢体延长矫正器

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创伤显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创伤与显微外科主任,兰州军区骨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青年审稿人。在14年的骨科临床工作中,敖脊柱高级进修班学员在国内著名脊柱专家倪斌教授指导下,在国内领先的骨科医院医院进行研究生学习。他们治学严谨,观念先进,对脊柱外科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各种方法和技能。参与脊柱外科手术1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理解枕颈困难,并亲自创新。设计的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装置为世界首创,获得国家专利。同时师从国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吴海山教授,对髋膝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掌握关节镜及相关镇痛技能,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在全国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委员侯春林教授和常征医院创伤骨科主任陈爱民教授的指导下,掌握了骨科最新的理念、技术和手术技能,尤其是微创理念和技能,即LISS和MIPPO技术。

发表中文论文47篇,英文SCI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发表在Spine、Eur Spine J等杂志上,获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国内骨科会议交流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