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是什么意思?

条码技术发展简史条码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但实际应用和发展是在70年代左右。目前,条形码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正在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地,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逐渐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早在20世纪40年代,jo woodland和Berny Searwa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如何用代码和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来表示食品项目,并在1949获得了美国专利。

这种模式非常类似于一个微型射箭靶,被称为“靶心”代码。目标的同心圆由圆和空格画成圆环。“靶心”码原则上和后来的条形码很像,可惜当时的科技和商品经济还不能印刷这种码。然而,20年后,jo woodland作为IBM的一名工程师成为了UPC code的创始人。以Girard Fe- -ssel为代表的几个发明家在1959申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从0到9的每一个数字都可以由七个平行的条组成。但是这个代码让机器很难读,也不方便人读。不过这个想法确实促进了后来条码的产生和发展。不久,E·F·布林克尔又申请了另一项专利,那就是在电车上标记条形码。Searwar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明的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用。这两件物品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的应用。

1970,美国超市特设委员会制定了UPC码,很多组织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如上图右下和左图所示。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行业进行了尝试,为以后条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Blesi公司开发了Blesi代码和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于库存检查。这是条形码技术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首次实际应用。1972年,君主标记等人研制出代码条形码,美国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65438到0973,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代码系统的标准化。同年,杂货行业将UPC码作为通用标准编码体系,对条码技术在商业流通和销售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Davide Allair博士开发了code 39,很快被美国国防部采用为军用条形码系统。Code 39是第一个字母数字条形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从65438到0976,UPC码在美国和加拿大超市的成功应用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次年,欧洲* * *实体在UPC-A编码的基础上制定了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在1981,因为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组织,所以简称为“ean international”。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它仍然被称为EAN。日本从1974开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信息输入方式、印刷技术。在EAN的基础上,1978编制了日本商品编码JAN。同年加入EAN国际,开始注册厂商,全力转入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成为10年后EAN的最大用户。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来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128码和93码是研究成果。1981推荐代码128,1982使用代码93。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形码的符号密度比39码高近30%。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条码系统的种类越来越多,标准化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先后制定了军标1189;跨越ANSI标准MH10.8M的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等。与此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此后,大卫·阿利(David Alil)开发了code 49,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条形码符号,比以前的条形码符号密度更高。然后Ted Williams推出了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系统的码制。截至目前,* * *拥有40多个条码系统,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一些出口企业逐渐把条码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上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已经开始使用条形码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本土化的信息社会的到来,条形码和条码技术,从40年代起源,60年代研究,70年代应用,80年代普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了世界流通领域的巨大变化。条形码作为一种可打印的计算机语言,被未来主义者称为“计算机文化”。在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条形码被誉为商品进入国际电脑市场的“身份证”,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像经济信息纽带一样,将全世界的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客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纽带,一旦与EDI系统相连,就形成了一个多项目、多要素的信息网络,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就像被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引导传输机制,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EAN-13通用商品条码一般由前缀、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商品条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来识别国家或地区的,在ean international中给出代码。例如,00-09代表美国和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2代表中国大陆,471代表台湾省,489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厂商代码的赋能在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是按物品编码来组织的,而在中国,全国物品编码中心给出的是厂商代码。商品代码是用来识别商品的代码,分配代码的权利由产品制造商自己行使。厂商自己根据规定的条件决定自己的商品使用哪些阿拉伯数字。商品条码最后使用1奇偶校验码来检查商品条码中从左起的L-12数字码的正确性。

全文:

商品条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格及其对应的字符组成的符号,用于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其中,吧台漆黑一片,空空如也,是用来扫描读取条形码的阅读设备。其对应的字符由一组阿拉伯数字组成,供人们直接阅读或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这组空格和相应的字符代表相同的信息。

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新技术。

使用条码扫描是未来市场流通的大趋势。为了使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而广泛地流通,企业无论是设计、制造、申请注册还是使用商品条码,都必须遵守商品条码的相关规定。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有ENA条码、UPC条码、25条码、十字25条码、库德巴条码、三九条码、128条码,其中EAN商品条码是最常用的商品。

EAN商品条码,又称通用商品条码,由ean international制定,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商品条形码。目前国内正在使用这种商品条码。EAN商品条码分为EAN-13(标准版)和EAN-8(简称版)。

EAN-13通用商品条码一般由前缀、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商品条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来识别国家或地区的,在ean international中给出代码。例如,00-09代表美国和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2代表中国大陆,471代表台湾省,489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厂商代码的赋能在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是按物品编码来组织的,而在中国,全国物品编码中心给出的是厂商代码。商品代码是用来识别商品的代码,分配代码的权利由产品制造商自己行使。厂商自己根据规定的条件决定自己的商品使用哪些阿拉伯数字。商品条码最后使用1奇偶校验码来检查商品条码中从左起的L-12数字码的正确性。

商品条码的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以保证商品条码在全球范围内不会重复,即一个商品条目只能有一个编码,或者一个编码只能标识一个商品条目。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商品只能使用不同的商品编码。

商品条码的标准尺寸为37.29mmx26.26mm,放大倍数为0.8-2.0。在打印区域允许的情况下,应选择放大率为1.0的条形码,以满足阅读要求。放大倍数越小,打印精度越高。当打印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很容易读取条形码。

因为条码的识别是通过条码和空条码的颜色对比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只要颜色能满足对比度(PCS值)的要求,通常就可以使用,浅色作为空色,如白色、橙色、黄色,深色作为条,如黑色、深绿色、深棕色。最好的配色是黑色条纹和白色空间。根据条码检测的实践经验,红色、金色、浅黄色不宜作为条码颜色,透明、金色不宜作为空色。

EAN-8商品条码是指用于识别的8位商品条码,由7位商品项目代码和1位校验码组成。

商品条码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商品的流通,现代社会离不开商品条码。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万种产品使用了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必将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的活动空间。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企业不能亏待商品条码。

一些EAM成员的条形码前缀码。

美国、加拿大00-09以色列729丹麦57

(店内代码)20-29委内瑞拉759挪威70

日本45-49乌拉圭773瑞士76

比利时/卢森堡54玻利维亚773西班牙84

芬兰64智利780奥地利90-965438

瑞典73厄瓜多尔786新西兰94

意大利80-83古巴850斯洛文尼亚383

荷兰87捷克859德国400-440

澳大利亚93韩国880台湾省471

保加利亚380新加坡888拉脱维亚475

克罗地亚385马来西亚893斯里兰卡479

俄罗斯460-469越南977香港489

爱沙尼亚474墨西哥750塞浦路斯529

立陶宛477哥伦比亚770马耳他535

菲律宾480秘鲁775葡萄牙560

希腊520阿根廷779波兰590

马其顿531巴拉圭784匈牙利599

爱尔兰539巴西789毛里求斯609

冰岛569斯洛伐克858阿尔巴尼亚613

罗马尼亚594南斯拉夫860中国大陆690-692

南非600-601泰国885法国30-37

摩洛哥611印度890英国50

土耳其619,869印度尼西亚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