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古文《建元题》赏析

谏院碑文,说明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忠诚的精神和对叛徒的谴责,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在《谏院铭》中,他要求做谏官“志存高远,一丝不苟,先急后缓;专利国,不为私利。追求名誉的人仍然渴望利益。差别真大!”他曾经说过,他这辈子做过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他的正直和节俭一直受到公众的称赞。我们来读一读司马光的古文《建元题》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建元称号

作者:[宋]司马光

古人谏无官,自官或大夫至于工商,无人能谏。从汉朝开始,官员都是任命的。夫天下治,四海之民败。摘录自一个官员的话,负责任也很重要!做官的话,永远是野心勃勃,放弃细节,先急后缓,专利国家而不是自己去找。那些靠名气和靠利益的人有什么区别?

禧年初,真宗下令六名谏官各司其职。在庆祝日历(3),钱钧开始写一本书,它的名字在版本(4),光可能是长期和扩散。嘉佑八年,刻石。后人会参考它的名字来讨论:“有的忠,有的奸,有的直,有的弯。”喔!不要害怕!

给…作注解

(1)谏官:创立于西汉,称为谏官。宋初谏官称为左右谏官。真宗编入谏院时,左、右大夫为主官,共六官。

(2)天玺:宋真宗的年号。

(3)庆典日历:宋仁宗年号,从1017到1021。

(4):可能指钱,庆四年(1044)右言,在谏院工作。

(5)嘉佑:宋仁宗末年,从1056到1063。

翻译

在古代,没有专门设立的官员来劝谏。从官员或医生到工商业中的普通人,没有一个人不能提出抗议。自汉朝建立以来,就设立了谏官。把天下所有的政事,五湖四海的百姓,治国的利与弊都集中起来,让他一个个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他的责任也算是够重了。被任命为这个官的人,要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抛弃那些小事;我们应该先抗议那些紧急的问题,然后再抗议那些不太紧急的问题;我们应该献身于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我们自己。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人,其实和热衷于追利的人是一样的。这两种人离谏官的职责有多远?

天禧初期,真宗下诏,设六谏,明确职责。清朝时,钱钧开始在黑板上写下劝谏者的名字。我怕时间长了会被抹掉。嘉祐八年,我把谏官的名字刻在一块石头上。后人会一个个指着他们的名字谈论他们,说:“某某忠,某某奸,某某诚,某某恶。”啊,这能不吓人吗?(丁如明)

分析

本文表明作者敢于直言,不阿谀奉承;忠诚的精神和对叛徒的谴责,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在《谏院铭》中,他要求做谏官“志存高远,一丝不苟,先急后缓;专利国,不为私利。追求名誉的人仍然渴望利益。差别真大!”他曾经说过,他这辈子做过的事,没有一件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他的正直和节俭一直受到公众的称赞。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本名君石,陕西夏县(今山西省)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入进士,官至左仆射、侍郎。至太师、文国公、史。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纂了大型编年体通史《子同治简》。他著有《西玛·郑文·公基》等。只剩三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