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高材生华为是怎么炼成的?
事实上,华为已经站在了世界电信设备领域的巅峰。让外界惊讶的是,它用了五年时间成为手机制造领域的强者。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指出,强国梦要从“强企”开始。正是这些冲上世界顶尖竞技场的中国企业,让中国制造有了更深的积淀和更高的突破。
华为手机的进化史为中国制造的高端转型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现实样本。
5年前,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喊出“超越三星、苹果”的口号时,“初生牛犊”被外界一笑置之,余承东被戏称为“余大嘴”。但是,现在手机各大门派都没有人在低估华为,华为手机在销量上已经开始超越苹果。
在Mate10中国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华为前三季度手机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首次超过苹果,中国市场保持第一。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根据其数据,今年6月至7月,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上首次超过苹果。
余承东还发布了华为手机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出货量达到1.1.2亿台,同比增长19%,营收同比增长3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营收增长高于出货量增长,这说明我们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更好。”据了解,前三季度,华为手机增长最快的是欧洲、日本和中国,其次是亚太和中东,在美国也在蓄势待发。
尽管市场份额发展迅速,但余承东强调,单纯的市场份额第一不是华为追求的方向。华为希望超越所有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的创新上超越所有竞争对手。当然,完成这个困难的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日前,华为Mate10在德国首发,内置的业界首款AI(人工智能)芯片成为关注焦点。在AI的全球赛道上,华为再次跑在了前面。
华为Mate10采用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据介绍,麒麟970采用的集成NPU(神经网络单元)新架构,具有高速连接、智能计算能力、高清视听、超长续航等优势。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华为希望通过此次创新,为AI技术在应用领域带来更多可能,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手机人工智能体验。
人工智能给Mate10带来了哪些新体验?首先是拍照更智能。拍摄过程中可以智能识别13场景,自行调整参数,避免曝光和偏色。海量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比如智能屏幕识别功能,可以根据你的聊天内容主动推送电影、餐厅等信息;另一大卖点是手机可以秒变电脑,只需要一根数据线连接,就可以投射到大屏幕上。
当然,这只是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一个小测试,已经打开了一扇门。在余承东看来,未来的智能手机可以直接与人交流。比如你要查航班信息,问手机就行。手机会感知你想做什么,它会提醒你:飞机晚点我给你改航班!
上一代Mate9在1个月内销量超过110万台。余承东表示希望Mate10销量达到15万台。“我们的价格比iPhone X低很多,成本在上升,但我们没有涨价。”Mate10起步价3899元,其中保时捷版8999元。
在业界看来,Mate10针对的是苹果的iPhoneX和三星的Note8 E8。余承东在现场演讲中说,在很多技术上,它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
当被问及华为和苹果在市场份额超过苹果时的差距时,余承东也承认品牌力和生态还有差距。
他说,华为的成功是长期重视研发、服务和客户导向的结果。“24年前我加入华为时,华为还是一家小公司,但它重视R&D投资。去年,华为在R&D投资11亿美元;此外,华为的文化强调奋斗和自我批评。我们是长跑公司,不是营销吹牛公司。”
今天站在高处的华为手机,不是一天涨起来的。在经历了3G时代的短暂美好后,2011的小米模式打出了“中华酷联”的格局。当朋友还在坚持的时候,这一年,手机开始转型。华为总裁任要求华为手机以利润而非规模进行布局转型。时任华为终端掌门人的余承东多次被任打脸。车型和产品销量的大幅减少并不令人满意。在质疑声中,华为手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2012年,余承东后来回忆,那是转型最艰难的一年。
“我们坚持的核心点是质量第一,而不是卖得少,也要让每一个消费者满意。”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曾经对ID:caishenjing深有感触,一点一滴走的非常艰难。直到2013的P6和2014的Mate7两颗星星的成功,华为终于在中高端市场有了突破。之后每一代旗舰手机都是爆款。当很多同事都在为利润忙碌的时候,华为手机却在利润驱动的轨道上大步前进。今天华为手机喊出“不要极致”,就像Mate10一样,体现了创新与实用的完美融合,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华为的榜样与现实的竞争,让国内更多的手机品牌开始摒弃浮躁,冷静炮制高品质产品。现在全球前六的手机榜单里,除了三星和苹果,还有很多中国的面孔——华为、OPPO、小米、vivo。
《华为R&D》作者张丽华认为,华为手机终端成功转型的宝贵经验包括:定位战略统一思想,压倒性的资源投入,确保投入优于竞争对手;人才第一,尤其是善于拼搏的领军人才;瞄准最赚钱的中高端,坚持精品战略,持之以恒;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快速引进行业专业人才,将短板快速转化为长板...
在业界看来,手机之所以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华为愿意投入。
20110101018任内部定调:“华为要大幅增加在移动终端的R&D和品牌投入,至少在预算和投入上要超过竞争对手。”
其实不只是手机终端。截至目前,华为在R&D创新累计投入313亿元,在全球建立了36个联合创新中心和16个R&D中心,累计获得62519项专利。通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企业。2016年,华为在R&D投资764亿元,占其营收的14.6%。“我们是在投资未来,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都是投资。”余承东说。
当然,华为亮剑的背后,有其“视质量为生命”的质量理念,也有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创新和变革是华为持续成长和强大的两大利器。
随着全球业务的增长,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上升。在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公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华为已经上升到第70位。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华为以785亿美元的总收入排名第83位,首次跻身全球100强企业。并且在净资产收益率排行榜上,位列中国企业第一。
1987年,任在一栋居民楼里创办了华为。如今,华为在全球拥有18万员工。2013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还能在手机行业创造更多奇迹吗?华为需要时间继续成长,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