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真的能同时兼顾氢能源市场和电动市场吗?
近年来,随着氢燃料技术的成熟,燃料汽车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前各大车企对未来战略的布局是:电动车VS燃油车,决出胜负后胜者VS氢燃料车;随着德系三巨头的“屈服”,战略布局变成了:电动车VS氢燃料车,决出胜负后的胜者VS燃料车。回到三个月前,德国三巨头还在合作研发新能源电动汽车,并定下了20 xX年内推出X款新能源汽车的目标。三个月后,德国三巨头决定调转枪口,决定“将老领导斩于马下”。
众所周知,丰田早在1992就已经在小范围内研究氢燃料。早在17年前的2002年,丰田第一辆以“氢”为动力的汽车就开始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限量销售。毫不夸张的说,丰田绝对是氢燃料汽车领域的世界级巨头,这让德系三巨头成了只能被甩在后面的巨头!而且德国三巨头有必要冒着被“打脸”的风险,陆续加入氢燃料项目的研究。恐怕除了氢燃料汽车的核心技术,没有别的东西能让德国三巨头如此动心。
今年4月,丰田宣布向全球开放23740项涉及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的专利。按照蒙大拿的理解,23470号专利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必备的零部件核心专利,如电动机、动力控制部件、系统控制功能等。,并且上述专利已经在丰田的各种车型上使用并拥有成熟的技术。不过唯一的限制是这些专利的开放日期是到2030年,所以加拿大怀疑这是德国巨头“屈服”于氢燃料汽车的最大诱因!蒙大拿查阅了近一个月的相关资料后得知,丰田已经决定为宝马、一汽、北汽福田等七家国内外企业提供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相关技术。难怪德国巨头们不顾脸面,要加紧研发氢燃料汽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网友应该知道,以新能源汽车为生的国内外车企,至今没有一家实现正盈利。比特斯拉(18年亏损9.76亿美元)、蔚来(18年亏损14亿美元)都要好,每年至少要亏损几十亿美元。
根据酷达电池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每辆电动车一半的成本来自于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的成本约占整个动力系统总成本的70%。虽然有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前后,动力电池在整车价格中的占比将降至20%,但按照目前的整车价格,电池仍将是整车成本的大头。但是传统车企从油改电还是很难的。据相关机构统计,比亚迪2065.438+08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37.4亿元,净利润654.38+02亿元,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6.4亿元。而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比亚迪一季度就实现亏损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