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献服务网
学校占地2617亩,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54.38+0.4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亿元,图书馆藏书654.38+0.92万册,中外文科技期刊2843种,中国学术期刊、外文科技期刊等各类数据库,数字信息资源总存储量39 t,《河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均为河北省优秀期刊, 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的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学校现有教职工2356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2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720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06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20541,成教生15875。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涵盖河北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8院校,74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为河北省著名高校热门专业,理工类、文史类专业全部在本科一批招生;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涵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7个门类,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6个领域,具有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权利;国家级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专业1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中心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
学校拥有“药物分子化学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实验中心”,是科技部主办的“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分别是:国家环保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河北省医药化工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现代集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纺织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近净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有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有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制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生物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制药工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产过程自动化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此外,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化工中试基地、全国CAD培训网二级网点、河北省工程制图学会等十几个省级机构也设在我校。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多学科联合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格局。五年来,* * *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0余项,其他纵横项目2000余项,我校科研经费连年增长;获得81省部级奖项;获得513鉴定结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266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是“河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和“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认真推进个性化教育改革,注重实践创新教育,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007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目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五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航空航天模型冠军赛(科研类)、德国红点设计奖等多项活动和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40余项、省级奖项290余项。获奖数量和水平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国家航天。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创新大奖赛中获得创意类一等奖。我校代表国家参加英国国际大学生飞机设计大赛,获得电气组项目冠军和大赛唯一最佳设计奖。我们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年位居省属高校前三。
学校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3个国家的10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目前,我校已获批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程心女子大学时装与服装设计专业、新西兰怀卡托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3个本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向明大学合办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教育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数量和水平上都处于河北省前列。
目前,河北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指引下,发扬“进取、合作、奉献”的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