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美国越来越弱的人有什么样的证据?

为什么会有相对论?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儿子有一次问我为什么月亮总是跟着他,我就用相对运动解释给他听。美国衰落的说法是相对于二战后美国的黄金时代德国而言的,指的是美国的制造业。

江湖上流传了很久的一个传说,说美国和* *,这两个超级大国后来的发展,是因为他们入侵德国后抢来的德国图纸和技术。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有没有学过历史,但能相信这话的人肯定需要脖子以上的某个东西里的某样东西。看看二战时期美国的制造业。军舰如下交子。但是后来为什么美国相对于德国越来越衰落?他们只能怪自己。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PK“莱茵模式”

有人说美国所谓的黄金时代是二战后的30年,制造业简直创造了世界奇迹。

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去工业化越来越严重,“锈带”越来越严重。什么是锈带?是机器长期不开机,全部生锈的区域。

美国为了降低工人成本,一度想尽办法将国内工厂转移到贫穷的亚洲国家,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奇特现象。

这个时候美国的就业率越来越低,而资本家赚的钱越来越高,企业的效率越来越高。以前美国冶炼一吨钢需要8个工时,现在他们只需要1.5个工时。

以前在美国工作的都是中上层阶级,工资比办公室白领高,是普通亚裔员工的8-10倍。

而且人们休息日多,福利好,不用担心养老的问题。

但后来美国坚持认为,只有创新型经济和知识型经济才能改变世界。

所以后来美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有时候只有少数人能创造世界奇迹。这就是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但是德国战败被列强瓜分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突破了东德和西德的界限,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但是活下来的德国一直在推制造业第一模式,也就是莱茵模式。

德国工人在一个工厂的平均工龄是34年,几乎都是干一辈子。一个人在德国工作,可以轻松养活一家四口。

然而,在美国工厂工作的人的平均就业年龄不到四年。相对于德国工人的高学历,德国工人被称为工匠,美国工人简直就是一群没有职业素养的“临时工”。

美国衰落的形成

德国制造业占GDP的21%,美国只占13%。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后,失业工人突然从中产阶级沦落到收银员之类的低级服务提供者。

大量失业的美国工人为了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制造了各种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一个黄头发的老头为了当总统,喊出了复兴美国制造业的口号,他赢了。

但是他以后会说如果再给他20年,他能改变整个美国的谎言吗?我认为他没有机会。

得到消息后,一个生产玻璃的老板去那里设厂了。

除了办厂,他还拍了电影,说了几句真话,结果被骂死了。这个捐了几十亿的人是谁?我忘记了他的名字。

但是老板也说,在你那里设厂是可以的,你工会一定要注意。

什么是工会?像美国、德国这样的国家,工会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不知道。

况且美国国土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他们为什么不想想其他办法?

比如他们可以学习德国,实行双轨制教育制度。精心培养工匠,让他们在日本德国那样的工厂里干一辈子。但是急功近利的美国人却因为太圆滑而死。

美国的衰落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看看德国的工厂,99.6%都是500人以下的小企业。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住在城镇或山村里的家族企业。

这里很多老板和工人都是世袭的,有的企业干了上百年。

他们达到了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手表上的零件用肉眼就能看出几微米的差别。

德国的大学升学率比我们少18%,但是他们一线工人的工资比领导高,有的是我们同行业同类别工人工资的几十倍。

德国人赢了什么或者市场?

是高价,是优质,是品牌,是口碑。

德国企业的高层大多没上过大学,都是从一线工人逐渐升上来的。

虽然学历不高,但都是技术精英。

而且德国企业特别低调,低调到不上市,不申请专利,不打广告,却能占到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

我们来看看美国公司的CEO们。如果他们今天去这个晚会,明天去哪个媒体,看起来是明星多过明星。

因为美国管理层是为股东服务的,看的是眼前利益。而且,他们的工资是和他们的工资直接挂钩的。

他们只要把自己炒作起来,把眼前的钱赚回来,就可以使出各种招数。

我们初中没学过吗?西方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牛奶倒进河里,不给穷人。

而德国的企业和工人,则是按部就班的努力工作,平平安安的发财。在这样的对比下,美国不衰落才奇怪。

其实像德国和日本的风格一点都不难学,那美国人为什么不学呢?

因为美国人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说德国小,好发展,说日本再有钱也没尊严,美国人才是爷爷辈。看看美国的衰落。他们要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