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eno4 Pro第一评价:视频超级防抖和65W闪充,仅重172g。

从产品体验和设计思路来看,我更倾向于称Reno4为真正的Reno4,而Reno4Pro更适合称之为Reno3 Ultra。如果你没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只关心配置,我简单总结一下:

1.Reno4 Pro是在Reno3 pro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加入了新的配色和AG技术,升级为FindX2标准版的影像系统和65W充电系统的版本。

2.Reno4是全面修正了Reno3的外观和观感错误,并相对Pro做了一些必要简化的产物。它和Pro的差距没有上一代那么巨大,性能更稳定。

如果想听听和我不一样的话,先从Reno3Pro的作用和Reno4Pro的传承说起。后面简单说一下实际的产品体验。

Reno4Pro,连接过去和未来

在Reno3 Pro之前,很多厂商都想把手机做得更薄。这两天听说有个大厂老板,因为2019的产品都是砖形的,产品经理被骂了个遍。今年,新产品回归轻薄。至于最近发布的主力产品,有超过一半的机型选择了轻薄路线。但是薄总是要付出代价的,SOC、影像模组、电池都不可能的三角悖论。

Reno3Pro的出现让几乎所有厂商都开始考虑能否挑战这种不可能的三位一体,解决不了也没关系,能否尽可能提高这三个因素的底线?比如三星做到了轻薄和性能体验。于是乎,今年我们看到了颠覆Nova6系列设计的Nova7和荣耀30系列;看到了OPPO的Reno4系列;也看到了后续vivo的X50系列。

全行业的同一个目标是对去年砖流的集体反思,大家选择不太蹩脚的元器件打造新的轻薄产品是对今年消费趋势的引导。

从这个意义上说,Reno4系列是Reno3系列的补充,也是对主流性能下轻薄探索的传承。在Reno3Pro的基础上,弥补了很多遗憾(虽然SoC的性能还是原地踏步)。

Reno4系列是线下机,线下机的基本逻辑是销售、品牌、服务、价格体系的综合效应。今年的市场挑战很大。Reno4作为一款稍缺乏大改进的产品型号,能否通过颜值、屏幕、快充、线下防抖视频等卖点达到实战效果,还得交给市场来验证。

Reno4 Pro真实体验:超值版Reno3Pro和超值版FindX2。

我手里的Reno4Pro是钛白的,和我的Reno3Pro放在一起。设计风格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太大区别。官方给出的尺寸数据是:7.6mm厚度,172 g重量。用游标卡尺测得厚度为7.65mm(误差精度为0.05mm),用食品秤测得净重为172 g。Reno4Pro的中框开孔,COP封装的三星SuperAMOLED曲面屏,后盖尺寸,正面开孔位置和大小都和Reno3Pro没有区别。Reno3Pro的航空铝中框是喷砂玫瑰金,而这款钛白Reno4Pro中框是抛光银触。Reno系列卡托色彩融合一直很好,这次也不例外,和中框融为一体,几乎看不出颜色和材质的区别。

上图是Reno4Pro,Reno3Pro,FindX2的照片。FindX2玻璃版8mm厚,7.6mm的Reno4Pro还是能感觉到厚度的细微差别。镜头模组的外观设计继承了OPPO垂直朝向的一般设计,配色有了很大的调整。从Reno3Pro的黑色色块到三个镜片的独立放置,再加上接近后盖颜色的半透明玻璃基板。这其中的始祖就是苹果,曾经被机器圈嘲讽为:前凸后凸。凸起只是视觉上的感觉,实际大小并不凸起。

至于这个好看不好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营销宣传的角度来说,方便线下导购是真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比苹果那个好,可能是因为我不接受苹果的三角形分布。半透明玻璃基板加后盖色的设计,不管是苹果还是OPPO,都没有毛病,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在大家都愿意把模组参数堆在镜头盖上的时候,OPPO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做了,这次也不例外。

外观上,钛白AG涂层手感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我手上有AG涂层的产品有:一加7TPro和OPPOReno3 Pro。这两个给我一个光滑的感觉和适度的阻尼。Reno4Pro钛白的AG触感阻尼多一点,涂层的颗粒感清晰可感,德州扑克筹码的粘土感很强。这一代钛白涂层的一大优点就是几乎不会留下指纹,而同类产品的AG还是会留下一点指纹。另外,这次OPPO继续结合潘通色彩,推出了晶钻蓝和晶钻红两种新颜色,采用OPPO专利技术RenoGlow打造,非常特别。

至于配置,就像我开头说的,基本和Reno3Pro一样,而图像模块完全继承了FindX2的设置。超广角采用16:9比例的CMOS,索尼IMX708,1/2.4寸,比1/2寸IMX586小一点,但比日常用的要好。原生直接输出16:9规格的12万像素照片,最大光圈为F2.2主镜头为OISIMX586 F1.7,打磨了一年多。这个主镜头我拍了很多样片,个人非常满意。2X长焦镜头为654.38+03万像素CMOS,结合主摄像头进行5X混合计算成像。在FindX2系列评测之前,我多讲了IMX689和IMX586。今天,本文将主要展示IMX708的性能。

性能指标方面,Reno4Pro和Reno4最大的亮点是标配65W SuperVooc 2.0闪充,4000 mAh电池,tab前置方案,36分钟即可充满。这是OPPO第一次把自己最强的充电技术放在主要的线下产品上。

SoC和基带指标依然使用骁龙765G芯片,内置X52 5G基带。这款芯片的性能和基带能力并不出众,但ISP的性能相对稳定。虽然AI测试分数不算太高,但也足以满足这个模块的需求。Reno3Pro已经证明其成像系统可以在765G上播放。

简单总结一下,Reno4标准版相比Reno3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不会有塑料中框和水滴屏;Reno4Pro是FindX2的价值版。主要区别在于COP封装的90Hz FHD+三星柔性AMOLED屏幕和骁龙765G芯片。然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如果Reno4 Pro采用骁龙865芯片组,你会选择Reno4Pro还是FindX2?

图像系统简评:令人信服的色彩准确度表现,就像FindX2一样。

如果你熟悉FindX2的影像系统,基本上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如果你手里有Reno3Pro,建议你关注一下关于超广角成像质量的这部分。其他的基本一样,没有区别。成像系统简要评测使用的参考手机为FindX2 Pro(IMX689主摄像头,IMX586超广角)和FindX2标准版(Reno4Pro模块)。

在主色调对比上,我会用Reno4Pro和两个Find X2s来对比;在成像细节方面,主要用Reno4Pro和FindX2Pro进行对比,看看差距和差异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IMX708本身是16:9格式的CMOS。如果是4:3发布,机身会被切割成900万像素左右的照片。IMX586的4:3画幅为1200万像素(1.6μm)。从实际表现来看,FindX2Pro整体色彩偏正(室内文物表现基本证明了这一点),而Reno4Pro(包括FindX2)整体调校更为积极。他们在白平衡和色温上的主要硬件区别是FindX2Pro有色温传感器,理论上FindX2Pro的判断更值得信赖。拍照时,如果以肉眼为主的评判标准,FindX2Pro在绿色方面的反馈略显保守,而Reno4Pro则更为积极。

关键分辨力方面,我在100%细节放大下没有发现两者有差距,也就是说IMX708的分辨力在IMX586面前不弱。目前在超广角选择上,IMX586和IMX608的4000万像素级别是第一级,所以IMX708配得上比第一梯队低一点,比主流的IMX350好一点。

我知道很多人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左边的IMX689比IMX586好。如果我们认为校正白平衡是设备本身应该做的事情,那么IMX689的色温传感器就起了重要作用。的确,右图在色彩、细节和景深控制方面比左图的IMX586更好。不过我还是要说明一下,实际场景的颜色是左边的那个。FindX2Pro在室内拍摄文物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青铜器和金匠的色温,更加赏心悦目。但说到真实的反馈,Reno4Pro和FindX2更真实。

Reno4Pro、FindX2、FindX2Pro可以消除LED灯在室内射灯干扰下的频闪干扰,对色彩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三张图中,FindX2的色彩表现最符合原貌,让我很惊讶。FindX2Pro更优雅,Reno4Pro更活泼。至于喜不喜欢,众说纷纭。毕竟还原是客观的,爱是主观的。

在温暖的环境光下,这只鹿的实际颜色更倾向于Reno4 Pro,FindX2 Pro优化了色温,让它看起来更正常。细节部分,IMX689在室内暗光下有所保留,细节更多,动态范围更大,令人期待。

至于样品,我选择的是全国四大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想知道在博物馆奇怪的环境光和色温条件下,Reno4Pro能否给出出色的成像效果。与顶级的IMX689+IMX586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FindX2 Pro的5X成像有两种模式。在一定的对焦距离内,会使用IMX689进行强行切割,也就是所谓的长焦微距模式。Reno4Pro使用一个主摄像头和一个2X中焦距镜头,以长焦距和微距进行混合成像。我之前对IMX689的评价是2X切割还不错,可能有点勉强5X切割。在这组样张中,两张照片都没有如实反馈实地的色彩,IMX689依然是色温校正和光线;Reno4Pro有点有钱。关键的成像细节,Reno4Pro的5X混合,比IMX689在暗光下的强制切割要好。

在静态图像部分,我总结如下:

1.Reno4Pro可以提供目前一流标准的16:9的超广角模组,不逊于IMX586直接PK。

2.与FindX2Pro相比,Reno4Pro缺少独立的色温传感器,保留了激光对焦系统。在室内拍摄中,Reno4Pro并没有像其他竞品一样出现各种奇怪的色温偏移,而是尽可能的还原本质。而它的大哥FindX2Pro主动调整白平衡,让它看起来更自然。

3.其他部分,如潜望镜5X与混合变焦5X相比,在大太阳下的色彩表现差别不大,但潜望镜在细节上略胜一筹。FindX2Pro在暗光下优化了潜望镜,在对焦速度和成像清晰度上比混合变焦更好。

4.同一模块的Reno4Pro和FindX2在色彩表现上并不完全一致。个人比较喜欢目前FindX2的调整策略。当然,把这两个调成一模一样也没问题,就看OPPO怎么想了。

总而言之:

在产品力上,Reno4Pro提供了轻薄机身下的性能降低,其他部分类似FindX2的解决方案。凭借全新的机身工艺和65W充电,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承担OPPO线下的主要销售任务。

这项任务一点也不容易。同期竞品太多,各种花哨的功能和玩法都会让Reno4系列面临很大的挑战。根据实际体验,Reno4Pro属于没毛病的那种。如果非要说一点创新都没有,那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其他工厂也在下放各种换壳技术吧?

我非常喜欢这个产品;销售,交给消费者拿钱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