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

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当时波兰处于俄国统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轻的居里夫人也帮忙做饭。生在压迫下,长在铁蹄下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不让波兰孩子学波兰语、读波兰语书,还要在俄国检查员的监督下学习。她的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这激起了她追求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从此,小玛丽的心里埋下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为祖国的解放而学习的想法在她心中激荡。中学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家庭教师。然而,对知识的渴望从未改变。但是在有着殖民和封建枷锁的波兰,大学不收女生,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物理和化学,她姐姐梦想去巴黎学医。他们正在一点一点地节省去巴黎留学的费用。最后姐姐先去了巴黎,她留在波兰赚钱供姐姐上学。

玛丽不仅刻苦自学,还跑到波兰农村给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在工厂女工中传播波兰文化,随时可能被间谍发现,被俄罗斯检查人员带走。然而,玛丽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为被压迫的祖国服务,为祖国的解放而学习。正如她在给童年好友的信中所说,“我已经尽力应付这一切,再接再厉...我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对人对事绝不让步!...... "5年后,姐姐获得了博士学位,玛丽来到巴黎,在索邦学院学习,穿着破旧的衣服,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吃的是面包和茶。大学图书馆深深吸引了玛丽。有一次,她忘了吃饭,晕倒在图书馆。

玛丽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拼命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忘记吃饭对玛丽来说已经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每天晚上,我离开图书馆,回到我的小屋。我在煤油灯下继续努力学习,直到半夜两点。当她躺在床上时,她冷得不得不起床,一件一件地穿上所有的衣服,然后再躺下。艰苦的生活和艰苦的学习使这个年轻的女孩变得苍白憔悴。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第一名。

ThomasAlvaEdison是世界闻名的美国电工和发明家。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和电影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他在采矿、建筑和化学工业方面也有许多著名的创造和见解。爱迪生一生大约有2000项发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2月11日,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米兰市。我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我母亲是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在瓷砖生意上赔了钱,举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提奥特堡。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患了猩红热,病了很久。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八岁上学,但只学了三个月,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并被赶出了学校。从此,他的母亲就是他的“导师”。由于他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他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八岁时,他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以及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九岁时,他可以很快地阅读困难的书籍,如帕克的自然和实验哲学。10岁的时候,他热爱化学。11岁时,他实验了他的第一封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品和设备,他开始工作。在12岁时,他得到了一份在火车上卖报纸的工作,往返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底特律之间。在卖报纸的同时,他还经营水果和蔬菜。每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就去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台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该周刊的第一期是在火车上印刷的。他用赚来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的是,一旦一种化学品着火,他和他的设备都被抛出车外。还有一次,当爱迪生试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名列车员揪住他的耳朵,帮他上了车。这一行动导致爱迪生终身失聪。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火车轨道上救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心存感激,但因为没钱奖励,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与这个神秘的电新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踏上了科学之旅。

1879年3月165438+凌晨0: 30,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的名字是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是波林·柯克。[人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

1884年,爱因斯坦迷上了袖珍指南针。

从65438年到0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习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的议会学校学习。在家学习犹太教规。

从65438年到0888年,爱因斯坦进入路易斯·波尔德高中。继续在学校接受宗教教育,接受成人礼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从65438年到0889年,他在医学院学生塔尔梅的指导下阅读科普书籍和哲学著作。

1891年,我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我为之疯狂。与此同时,我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我开始读伊曼纽尔·坎特的作品。1895,自学了微积分。

1896,阿劳中学毕业。5438+00年6月进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师范大学学习物理。

1899 10 6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国籍。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65438年2月,他完成了论文《毛细现象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的《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国籍。

1901 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今年5-7月,我完成了关于电势差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4年9月,专利局见习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师。

1905年3月,发展了量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他向苏黎世大学提交了论文“确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并获得了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独立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师。165438+10月,完成了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第一篇固体量子理论的论文。1908 10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 10,离开伯尔尼专利局,成为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人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

1910 10,完成了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2年提出光化学等效定律。

1913年回到德国,担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65438+200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了德国科学界的邀请,移居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八月爆发。虽然他生活在战争的发源地,周围都是战争鼓吹者,但他坚决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联盟”。尽管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大量成员遭到逮捕和迫害,转入地下,但爱因斯坦仍然毅然参加了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5438年6月+10月,在军国主义者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的科学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主张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接受“真正的德国精神”。九十三人签署了“宣言”发烧瓣的锁,他们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连能斯特、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都签了。当要求爱因斯坦亲笔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但同时又毅然在反战的《致欧洲人的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5 11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成功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运动。[人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

1916年3月,我完成了我的总结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5月提出宇宙有限无界假说。8月,他完成了辐射量子理论,总结了量子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

1917、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支持这场伟大的革命,称赞这是一场对全世界都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社会实验,他说:“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人。我认为他的方法并不实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像他这样的人是人类良知的捍卫者和重建者。”

191811十月,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台后的第三天,爱因斯坦给他母亲写了两张明信片,欢呼“一件大事发生了...亲身经历是多么荣幸啊!”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然而,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事实打破了他的美丽梦想。尤其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这让爱因斯坦意识到一场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须捍卫时,我们必须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来了,我不再相信绝对的消极和平主义是有效的。只要法西斯统治欧洲,就不会有和平。”因为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也因为他是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运的是,他在1932年底离开德国去美国讲课,没有被打死。他在柏林的房子被突袭摧毁,财产被没收,作品被焚烧,纳粹悬赏2万马克要杀他。面对纳粹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更加坚决地战斗。当他的密友劳厄写信劝他在政治问题上采取明智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主义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靠武装力量来捍卫,呼吁美国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主义。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收音机里得知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许多平民伤亡时,他感到非常难过。他后来被派去给美国公民写一封信,信中说:“我们这些解放了这个伟大力量的科学家,应该优先为一切承担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永远不应该用来杀死全人类,而应该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1919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65438年2月,他获得了德国唯一的荣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21 4月2日至5月30日,我与魏茨曼第一次访美,为在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筹集资金。

1922 1月,完成第一篇关于统一场论的论文。7月,他受到谋杀威胁,暂时离开柏林。65438年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船去了日本。沿途游览科伦坡、新加坡、香港、上海。10月9日,165438+爱因斯坦因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65438+10月17-65438+2月29日,去过日本。

1923年7月,他去哥德堡领取了1921的诺贝尔奖。65438年2月,首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广义相对论的过约束场方程。

1924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被发现。

1925之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探索统一场论。最初几年,他很乐观,认为胜利在望;后来他发现困难很多,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

从1925到1955的30年间,除了量子力学、引力波和广义相对论的运动的完备性,爱因斯坦几乎把所有的科学创造精力都投入到了统一场论的探索中。

1926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8后转纯数学的探索。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没有得到任何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5438年6月+10月,当选“德国人权联盟”(德国原名“新祖国联盟”)主任。

1929三月,50岁生日,躲在郊区躲避生日庆典。6月28日获得普朗克奖章。

1930,65438+2月,11至1931,爱因斯坦第二次访美,在加州理工学院讲学。

1932年7月与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奋起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主义。

1933 65438+10月30日,纳粹上台。

3月10,我在帕萨迪纳发表声明不回德国,第二天出发去欧洲。

3月20日,纳粹搜查了他的房子,他提出了抗议。之后他对着上帝发誓,德国的财产被没收,作品被烧毁。

1935年5月,他在百慕大正式申请美国永久居留权。那一年,为了让诺贝尔奖(和平奖)颁给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的奥西耶茨基,他四处奔走。

1937年3月支持中国“七君子”。

1937年,他在两位助手的配合下,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在统一场论中,他从未成功过。他从不气馁,总是充满信心地从头开始。因为他远离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所以他一个人去攻克当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和20年代的情况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然而,他仍然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对统一场论的数学计算。关心全人类命运的爱因斯坦热爱科学,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科研而把自己脱离社会。他始终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英勇奋斗。他说,“一个人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发现其实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他自己也做到了。

1938年9月,他给五千年后的后人写信,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不满。

1939年8月2日,他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先阻止德国掌握原子弹。

1940年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65438+10月1获得美国国籍。

5月1943,参加美国海军部工作,任科学顾问。

1944年,为了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他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1905狭义相对论手稿。

从65438年到0947年,他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9,1月,他写了《批判的回答》来批判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对哥本哈根学派的批判。

1950 2月13日,他发表电视讲话,反对美国制造氢弹。08年3月6543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

1951年,他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扩军备战的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1952 11 10月,1以色列总统魏斯曼去世后,以色列政府要求他担任第二任总统,但遭到拒绝。

1954年3月,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斥为“美国的敌人”。

65438年到0955年,爱因斯坦和罗素共同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四月18 1: 25,他在医院去世。在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后,爱因斯坦仍然感到不满意,所以他要把广义相对论扩展到不仅包括引力场,还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编辑这个轶事

■爱因斯坦逃学。

1895年春,爱因斯坦16岁。根据当时德国的法律,男孩在17岁之前可以离开德国,不必回来服兵役。因为痛恨军国主义,又不忍心一个人待在军营里——就像路易·波尔德中学一样,爱因斯坦没有和父母商量就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和父母团聚。但是,如果中途退学,以后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一向老实淳朴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主意。他让数学老师给他开个证明,证明他数学成绩优秀,早早达到大学水平。从相熟的医生那里拿到了病假条,说是神经衰弱,需要回家休息。爱因斯坦以为有了这两个证明,就可以逃离这个恶心的地方了。谁知,他还没申请,训导主任就给他打来电话,勒令他退学,理由是他败坏班风,不服从学校纪律。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都愿意离开这所中学,什么都不在乎。他只是突然为自己想出了一个狡猾的想法却没有实现而感到内疚,爱因斯坦后来每次提起都感到内疚。也许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性格相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