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毛冬青祛瘀灌肠剂
【编辑此段】病毒性肝目前没有可靠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酒、使用肝毒性药物等对肝脏不利的因素。(1)急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如果我们能在早期得到及时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一般的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在3 ~ 6个月内可在临床上治愈。1.在疾病的早期,你必须卧床休息。在症状明显缓解、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免引起疲劳和肝功能波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经过1 ~ 3个月的休息和观察,可以逐渐恢复工作。但还是应该1 ~ 2年定期复查。2.在营养发病初期,宜给予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要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如果病人食欲不振,吃得太少,可以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在食欲改善后,你应该能够给予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适度脂肪的饮食。不要增加糖和低脂饮食,也不要吃得太多。3.中医治疗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辨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理气活血。热盛者可加减茵陈蒿汤、栀子白皮汤,或煎服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湿盛者可用陈印四逆散、三仁汤加减。淤胆型肝炎多与湿热淤胆、肝胆失养有关。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基础上,重用赤芍、戴帆、范尼散等方法。(2)慢性肝炎: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患病活跃期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要注意动静结合;可从事轻活,直至静止期;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2.营养要进入高蛋白饮食;热量摄入不宜过高,防止脂肪肝;也不宜吃太多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3.(1)干扰素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中复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不得少于每日1万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注射1次。疗程为3 ~ 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HbeAg阳性转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性下降,HCV RNA阴性,但部分患者停药后血清指标逆转。早期、大剂量、长期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包括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和疲劳,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以及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2)干扰素诱导剂多聚肌苷酸:多聚肌苷酸(poly inocinic acid。Peoly I:C)可以通过在体内诱导干扰素来阻断病毒复制,但诱导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 ~ 4 mg肌肉注射,每周2次,3 ~ 6个月为一个疗程;还有大剂量(每次10 ~ 40)静脉滴注,每周两次。似乎对近期HbeAg转阴有一定作用。没有副作用。Ampligen (Poly I: C 12U)是一种新合成的新药,是一种比多核细胞作用更强的干扰素诱导剂。(3) Ara-A和Ara-AMP主要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和核苷酸还原酶活性,从而阻断HBV的复制。它们的抗病毒作用很强但很短暂,停药后会反弹。Ara-A不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10 ~ 15 mg/kg,稀释于1000ml葡萄汁中,缓慢静脉输注12小时,持续2 ~ 8周。副作用是发热、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全身肌肉和瘫痪。阿拉伯腺苷单磷酸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5 ~ 10 mg/kg,分两次肌肉注射,共3 ~ 5周,或每日5mg/ kg,分两次肌肉注射,共8周。可使血清HBv DAN转阴,DNA聚合酶转阴,HBsAg滴度下降,HbeAg转为抗-Hbe。本品也可静脉滴注。高剂量会产生副作用,如发热、不适、下肢肌肉痉挛和血小板减少。(4)阿昔洛韦和6-脱氧阿昔洛韦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抗病毒活性强,对人体毒性低。剂量为每日10 ~ 45mg/kg静脉滴注,疗程为第7 ~ 14天1。能部分抑制病毒复制。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静脉炎、嗜睡、谵妄、皮疹、ALT升高等。6-脱氧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好,可长期服用。(5)其他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膦甲酸钠、替诺福韦等。,正在试用。(6)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如α-干扰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可增加疗效,但毒性也增加。α-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胶体阿昔洛韦或γ-干扰素可增强疗效。(7)干扰素-α增强泼尼松休克疗法在干扰素治疗前,短期(6周)泼尼松可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从而增强疗效。然而,当泼尼松突然停药时,会有严重肝坏死的风险。(8)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Hepudine)、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戴丁、郑明、阿加定、阿迪仙、优鹤定)、恩替卡韦(Boludine)、苏比夫定(Telbivudine) 4。中医治疗(1)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如下湿热不全患者可参照急性肝炎治疗;肝郁脾虚者,宜疏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脾肾阳虚者宜用关彝汤补脾肾,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等。气阴两虚者,宜气阴两补,用人参杨蓉汤加减;气滞血瘀者,宜理气养血,活血化瘀,加减鳖甲万剑。(2)促进肝组织修复、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①对于①ALT长期升高者,湿热应激者可用景天、山豆根及其制剂;湿热不明显者可用五味子制剂。酶值降至正常后,应逐渐减量,连续治疗2 ~ 3天后停药,以防反弹。丹参和毛冬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提高疗效。②改善蛋白质代谢: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可选择人参、黄芪、当归、灵芝、冬虫夏草、当归丸、乌鸡白凤丸、河车大枣丸。③抗肝纤维化: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可选自石竹、红花、丹参、三七、百合、川贝、柴胡、鳖甲、土鳖虫等。5.以下制剂可选择用于免疫调节治疗。(1)特异性免疫RNA可以传递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剂量为2 ~ 4 mg,每周2次,注射于上臂内侧皮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远端。疗程为1 3 ~ 6个月。(2)特异性转导因子能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用量为每次2 ~ 4单位,每周2 ~ 3次,注射部位同上。(3)常见转移因子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剂量和注射部位同特异性转移因子。(4)胸腺素(肽)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剂量为每次10mg,每周2 ~ 3次,注射部位同上。(5)其他D-儿茶素(四羟基黄烷醇)、左旋咪唑、人参、黄芪、灵芝、香菇可酌情使用。6.免疫抑制治疗用于自身免疫指标阳性或肝外系统表现,但HBsAg阴性,经其他治疗无效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用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硫唑嘌呤。7.护肝药(1)维生素: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E有抗氧化和抗肝坏死作用,肝功能不全要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有黄疸的患者应使用Vit K。(2)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等。(3)升高血清白蛋白和改善氨基酸代谢的药物:静脉滴注复方支链氨基酸注射液。(4)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的药物: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胰高血糖素(1mg)和普通胰岛素(10U)静脉滴注。(5)其他:可酌情选用甘泰乐、维拉帕米、甘必福。(3)重型肝炎的治疗应尽早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各种严重紊乱,防止病情恶化。1.支持疗法(1)严格卧床休息,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防止继发感染。(2)维持每日热量摄入在67 ~ 134 kJ/kg。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严格限制(20g/d以下),昏迷者应禁食蛋白质。给予足量维生素(E、C、B、K)并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溶液,其中可加入能量合剂和胰岛素。液体和糖的量不能太多,以防低钾血症和脑水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或新血。注意液体流入流出的平衡,每日尿量一般在100ml左右。(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临床和血液检查,确定电解质补充量。低钾者每天应补钾3克以上,低钠可给予生理盐水,不宜用高渗盐水纠正。使用利尿剂时注意防止低钾血症和碱中毒。2.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将胰高血糖素1mg和普通胰岛素10U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 ~ 2次,每日1次。(2)静脉输注肝细胞再生因子或静脉输注人胎肝细胞悬液,初步报告显示疗效较好。3.改善微循环。东莨菪碱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可将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也能改善微循环。4.并发症防治(1)肝性脑病防治①氨中毒防治:(a)减少肠道对氨的吸收:限制蛋白质摄入(< 0.5g/kg >;口服广谱抗生素(如新霉素每日2 g或(和)甲硝唑每日0.2 g,每日4次;口服乳果糖15 ~ 20g一日三次,或食醋30ml+温水100ml保留灌肠;禁止含氨药物。(b)降低血氨:静脉输注药物如谷氨酸(钠、钾等。)和乙酰谷氨酰胺;静脉滴注精氨酸或门冬氨酸钾镁。(c)给予尿素酶拮抗剂(如乙酰氧肟酸)以减少尿素分解产生氨。②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衡,增加血液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可竞争性减少芳香族氨基酸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减少神经抑制介质血清素的形成,有利于防治肝昏迷。复方支链氨基酸制剂可给予500ml/天静脉滴注。③抗假性神经传导介质:左旋多巴进入脑组织,在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巴胺,与假性神经传导介质C-羟基苯胺、苯乙醇胺等竞争。),可以促进病人清醒。用法:左旋多巴100 ~ 150 mg每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 ~ 3次;或每日2 ~ 4克,分4次口服。维生素B6和氯丙嗪是禁止在这种药物的使用。(2)脑水肿的防治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体征,应及时静脉给予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利尿剂。可给予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使用脱水剂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心功能不全。(3)给予Vit K1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滴注预防出血。如有消化道大出血,可静脉滴注新鲜全血,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出血者,可口服三七或云南白药。(4)防治肝肾综合征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大量腹水、过度利尿、大量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低钾血症、严重黄疸、继发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出现少尿时,可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浆扩容,静脉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增加肾血流量。如果条件允许,应尽早采用透析疗法。(5)防治腹水,静脉输注白蛋白、新鲜血浆等。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利尿剂时,注意钾排泄(如氢氯噻嗪)和钾潴留(如螺内酯和氨苯蝶啶)的结合,避免电解质失衡。(6)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的精心护理,尽可能进行无菌诊疗操作;观察病程中是否有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体征;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感染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明显,因此要特别警惕。一旦发生感染,应尽早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控制,药物应无毒或对肝肾影响小。5.抗病毒药物(参见慢性肝炎的治疗)6。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疗法(参见慢性肝炎的治疗)。7.急性重型肝炎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是有益的。琥珀酰氢化可的松每日300 ~ 500 mg加入葡萄液中静脉滴注,5 ~ 7天为一疗程。应同时给予免疫调节剂。8.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肝移植、交叉循环等人工肝支持疗法可以部分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代偿肝功能。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9.中药治疗湿热中毒患者,可静脉注射茵栀黄注射液或口服黄连解毒汤;气营二烧者,清温百度饮可加减;对于湿热伤血入营,迫血盲流者,应以清营汤合犀角唐璜加减。神志不清者,加减安宫牛黄丸;如果看到气虚、阴阳隔离,就要给生脉散注射液,或者大剂量西洋参汤频繁服用。(4)治疗淤胆型肝炎,可酌情口服泼尼松40 ~ 60mg或10 ~ 15mg氟米松溶于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瘙痒明显者可口服异丁嗪5mg,每日2次,或消胆胺2 ~ 3 g,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