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高分是高能的标志吗?

我不认为高分是高能的体现,因为高能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拿高分的人很多。为什么他们能得高分,不是因为他们能量高,而是因为他们勤奋。俗话说,“勤奋造就天才。”的确,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我们才能取得高分。

高分只能说明你学习好,不能说明你素质高或者品德好,也可能你只是个书呆子。不同的学习可以培养不同的能力。所谓高分,是指我们书本上的应试学习,并不能体现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学习好,各方面都好的人,才算高能。但有几个只是学习好,其他方面(比如思想品德,独立性,甚至自理能力)都没用?!(这样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这叫高能吗?高分可能是高能,但绝不是高能的体现。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需要大量的高知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在我们看来,高分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其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和通用标准。高分不等于高能。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从国内到国外,都可以看到采用的是分数选拔制。评分是指在对某项能力的考查中,评分标准反映其相关能力,衡量其技能。高能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的技能,也就是说高分就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其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和通用标准。

这次进入决赛的四支辩论队中,只有一支来自普通班。当然,不可能每个参加辩论赛的人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很明显,我语文好,2号辩手历史好,3号辩手政治好,4号辩手数学好。在考试中,我们的单科成绩都很高,我们广泛运用这些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才华。这不就说明高分是高能的体现吗?运动员在某些考试中确实不够优秀,但他们被称为运动员,他们的竞技能力是通过一定的选拔在考试中体现出来的。一个高能力的运动员也需要裁判拿出高分来展示他的能力。这不正说明了高分是高能的体现吗?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否认低分中高能的存在。韩寒是中国文坛的天才,偏才怪才,六门课高挂红灯,但之所以被称为天才怪才,也说明他只是个例。是特殊性。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同样是青年作家,《真英雄》的作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这不就说明高分是高能的统一吗?既然其他辩手都认为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为什么还要纠结于得分呢?今天辩论双方的能力不也是通过评分体现的吗?

所以我们认为高分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和通用标准。

-

参考文献2

前几天,四川成都列武中学的高三学生陈在托福考试中以540分的成绩被密歇根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录取。学校还给了她国际本科生中最高的奖学金——“大使”奖学金,一年6213美元。陈,一个被美国大学青睐的学生,在中国并不被认为是最好的,因为她在班上54名学生中排名第35,是一个有争议的学生。一些老师指责她“贪玩,不务正业”。目前,在成都,“陈现象”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讨论。

陈,年龄17,国家二级运动员。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无线电测向比赛,多次获奖。她参加了列武中学这六年来几乎所有的校级活动,从节目主持、卡拉ok大赛到摄影、舞蹈比赛,都拿过奖。在她六年的中学生涯中,几乎每两个月就有一次获奖。她敢说英语,敢玩电脑,敢探索,在科技创作上敢做敢想。但是,陈的性格是好动的,在学习上不能说是勤奋好学。她与中国传统的好学生相去甚远。有老师谆谆教导她:如果你把那些玩耍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你也会考上一个北大清华。但陈说:“不,我不像大人眼中的‘优等生’。”对于密西根科技大学的青睐,陈稚气地回答,“奖项多着呢。”列武中学校长朱启庄说:“陈胜出的关键因素不是托福成绩,而是综合素质。”

追求高分是家长和学校的普遍心态,“陈现象”是对“唯高分论”的有力冲击。我们确实对教育现状有很多疑问:考高分是不是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孩子应该考高分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高分也有低能。然后呢?我们追求的是高分还是全面发展?我觉得这正是素质教育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把高分和优质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高分和优质都要追求。

组合:

1.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业和成绩上的成功。

2。目前我县二中和真正小学初期进行的新课改,说明成绩好不代表能量高,而是学校开始走向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1):

前几天,四川成都列武中学的高三学生陈在托福考试中以540分的成绩被密歇根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录取。陈申请学校时,只申请了2000美元的助学金,但密歇根科技大学却给了她本科留学生中最高的奖学金——“大使”奖学金,一年6213美元。curtisj总统..学校的陈给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能尽快见到你。”陈,一个被美国大学青睐的学生,在中国并不被认为是最好的,因为她在班上54名学生中排名第35,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学生。一些老师指责她“贪玩,不务正业”。目前,在成都,“陈现象”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讨论。

给美国大学发电子邮件

陈档案:17岁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无线电测向比赛,1998获得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第4名,2000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专利申报国家专利局。成都市“三好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女子800米运动会冠军,初中通过成都市自考英语二、四级,高二通过大学。她参加了列武中学这六年来几乎所有的校级活动,从节目主持、卡拉ok大赛到摄影、舞蹈比赛,都拿过奖。在她六年的中学生涯中,几乎每两个月就有一次获奖。

学习英语:敢说

陈上初中的第二年,学校来了几个外国留学生。让大家头疼的是沟通非常困难。陈雪在潜在的国际学生面前说英语就像说母语一样自如。问她是怎么学的。她说,没别的,我只敢说。每逢休息日,陈都去成都的“英语角”和英语爱好者们切磋交流。一旦抓到外国人,那就是很棒的聊天了。初二暑假,她在川大举办的英语口语班训练了20天。在那段时间里,她的英语突飞猛进。教英语的斯科特老师不懂中文,所以陈必须为一切做翻译。她在网上聊天时,用英语和网友交谈。她流利的英语让人质疑:“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那之前,陈雪没想到要出国留学,也没想到要考托福。她认为托福遥不可及。

1998 12一位留美校友回到了吴礼中学,她还带回了一枚克林顿总统亲笔签名的美国优秀学生奖章。这位同学英语很好。学姐喜欢陈的气场,对她说:美国留学很容易,英语也不错。去考托福吧!

去考托福吧!

这句话在陈的脑海里徘徊了许多天,他喜欢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我为什么不考?学长可以。为什么我不能?我也会买一件克林顿式的来穿。之后在美国读研究生的表哥回国探亲。他鼓励她:你的英语水平和我差不多,你可以去考。于是陈动员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参加考试,但大家都因胆怯而放弃了。陈的想法是试试他的勇气和能力。于是,陈在5月份参加了托福考试1999。7月份成绩出来了,490分。

6月份,分数出来之前,她又报名参加了8月份的托福考试。这次她去四川大学托福考前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6月5438+10月托福考了540分。之后,她将自己的“值得一提”奖项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外大学,还有自己的英文档案。“都是我自己做的。”2000年5月,陈雪非常自豪和自信。

学计算机:敢敲

去年6月5438+10月,托福成绩下来后,她觉得去哈佛、麻省等一流大学玩不大,去二本也可以。有了多年的“网龄”,她开始在网上查找美国大学的信息。在4000多所美国大学中,她找到了华盛顿州立大学、密歇根科技大学等60多所适合自己情况和分数的大学,她一一给他们发了邮件。

2000年2月07日凌晨,陈被美国密执安科技大学录取的邮件到了,当时她还在睡觉。21天后,送达书面录取通知书。

陈的电脑是她上初二的时候,她爸爸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爸爸给她一台电脑,但有一个条件:不能玩游戏。原因是游戏专家在开发无穷无尽的游戏软件,你永远也完成不了,但生命是有限的。陈从来没有玩过电子游戏。但是她还没有学会电脑的各种功能——都是自己敲出来的。

“我从未读过关于计算机使用的书。我不想看。太辛苦太麻烦了。”她在敲门中摸索。有英语提示和帮助,可以随时纠正错误。如果我打破了呢?“坏了就修吧。”如果还是不懂,可以和同学交流,或者问爸爸。她认为电脑对学习很有帮助。比如语文、英语之类的文学科目,需要背的比较多,但是要背的东西都可以先放到电脑里,一旦需要打开就可以看,省去了翻书的麻烦。

她说,你不仅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新的信息,而且这对你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她在网上看得最多的是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信息。“也许我已经习惯了。我现在一上网,就要先看教育方面的新闻,再看别的。”

陈每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花两到三个小时上网。她的网友不喜欢她是因为能听懂她的聊天,能和她交流的人太少了...她用英语聊天。陈不看电视剧。她用父亲的话来说:“电视剧永远看不完,但人生有限。”

科技创新:敢做敢想

"陈从小就是个捣蛋鬼."她特别喜欢打开东西。爸爸的收音机设备,手表,他的玩具,家里一切吸引她的东西,都已经在她手里“支离破碎”,无法挽回。为了观察生物,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给她买了显微镜,她在汽车模型制作比赛中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基本属于“男生的世界”。学校招了个无线电测向班,她报了名。”我只想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在技术创造方面,陈总是在思考一些东西。去年6月,11,她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无忧车筐”专利。这是因为她看到妈妈出差,经常会把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比如雨披)随时带在身边,很麻烦。我就想,给篮子设计一个夹层多好啊,把货物放进去,再加一把锁,既不会影响篮子的其他功能,还能防盗!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制,做出了“无忧车筐”,现在有商家和她洽谈投产,她把专利打折到20万到30万元。洗澡的时候,卫生间卷纸筒外面的纸头很容易湿。能不能想个办法,把纸头撕开后自动收回,用的时候自动弹出来?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突然下雨了。如果轻轻碰一下书包上的按钮,存放在书包里的雨伞自动打开会有多好?厕所两三天不打扫,就会发出一阵阵臭味。如果能在马桶里的冲水口上安装一个弹片堵住冲水口,稍微用力冲水口就能弹开粘在墙上,水冲过来后弹片会自然弹回堵住冲水口,这样臭味就出不来了。还有我们住的房子。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声控音响,我们只需要喃喃自语我们想听到的...陈说,这些“想法”正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因为热爱思考,陈雪看问题时往往视野开阔,角度多样,这是同龄人所不及的。

陈父母的教女教训是:让她自由地做事,她做错事不要说她,也懒得说她。

学习:真的不努力。

“如果我要排第二,我在班里的成绩是第35名。”陈所在的三年级二班有54名学生。“其实我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我也一直认为成绩好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我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好成绩而把时间都花在语言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上。”为什么?她笑着说:“恐怕我已经学会迂腐了。”

陈喜欢高效率的学习,不能忍受整天看书。“有时候我想努力,但往往做不到,因为我想花点时间去了解其他能开阔眼界的东西。”到目前为止,陈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午睡半个小时,睡觉前一定要阅读国内外著名的文学作品。

“我读书的时候很累。为什么我还要继续读下去?那有多大用处?”她认为有些很努力却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就是这样“努力”的结果。她的父亲陈昌群承认女儿的学习很“潇洒”:“她努力了一段时间,成绩一上来就去别的,成绩一出现黄牌警告就回来了。”陈有她自己的学习方式。她认为她在课堂上很有效率。“她在课堂上吸收得又快又多。课后一般不复习。比如上完英语课,我就把书落下,不拿回家。”“这恐怕是我成绩不会很好的主要原因。”她解剖了自己。

陈的性格好动,在学习上也说不上勤奋好学。她与中国传统的好学生相去甚远。有老师谆谆教导她:如果你把那些玩耍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你也会考上一个北大清华。但陈说:“不,我不像大人眼中的‘优等生’。”对于密西根科技大学的青睐,陈稚气地回答,“奖项多着呢。”列武中学校长朱启庄说:“陈胜出的关键因素不是托福成绩,而是综合素质。”

陈告诉记者,他去美领馆办签证的时候,提前准备了50个问题,都是自己在网上查询的,答案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的。结果签证一次就成功了。

“陈现象”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大讨论。

■学生:请不要压迫我们。

刘晓江拿着一份报纸兴奋地对父母喊道:陈太幸运了!你整天拿分,我不准参加任何活动...详细看完报道,成都某中学高一学生杨翔感叹:学校搞人海战术,哪来的空闲时间培养个人爱好?好在国内高校的录取只看高考分数!、刘和唐凯尔也有同样的理论。陈如果高考,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她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她敢于突破,敢于拼搏。从她身上,我们得到启示:成功的道路确实有很多,不仅仅是拿高分。希望学校和家庭为我们成才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家长:让娃娃考高分是无奈之举。

家长王先生拿着报纸连连点头:陈真好。当被问及孩子应该考高分还是培养素质时,他显得很无奈:“父母真的很想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但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时间紧、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不得不让孩子牺牲全面发展去追求高分,因为高分在应试教育下有太多的好处,可以进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能力如何,以后再说。”他说孩子很喜欢打篮球,为了应付考试,他已经几个月干脆不让孩子碰篮球了。据了解,和王先生一样有矛盾心理的家长还有很多。一位李姓家长说得“更实在”:能力在美国可以享受,分数在国内更享受。你让父母怎么选择?

■教育工作者:希望高分和优质和谐发展。

四川教育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罗启辉表示,追求高分是家长和学校的普遍心态,“陈现象”是对“唯高分论”的有力冲击。我们确实对教育现状有很多疑问:考高分是不是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孩子应该考高分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高分也有低能。然后呢?我们追求的是高分还是全面发展?我觉得这正是素质教育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把高分和优质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高分和优质都要追求。它们在追求上并不矛盾。

* * *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宋剑锋认为,从陈身上,我们得到很大的启示:创新素质在国内外都很吃香。* * *共青团、学联、少先队强调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现在“创新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罗老师认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陈雪敢于跳出书本,在潜在的学习压力下追求自身能力的发展,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很多娃娃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却被应试教育扼杀和束缚,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非常迫切。

(2)

(主持人:阿正,福建人民出版社专栏作家。采访者: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总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

分数和质量

阿正:成绩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传统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分数最重要”,但分数高的学生未必“高能”。那么分数和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一个学生的成绩基本上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这个标准合理吗?

徐幼玉:“分数第一”有利有弊。

中国现在(包括五六十年代)的“分数至上”是很厉害的。中国的教育没有主观性,缺乏评价人的合理标准,所以只能靠分数,就像当初只能通过档案来评价一个人的政治素质一样。回顾一下我以前学校同学的情况,和他以后的成绩和前景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学校考试的内容与科研和工作实践相去甚远。老师越来越喜欢做跑题、怪题,学生被迫去适应,从而产生了一批非常擅长背诵、应付考试的人,但实际上取得好成绩后有大作为的人并不多。出国后,我发现中国学生的成绩比英国学生好得多,学的课程也比英国学生多。比起考试,英国学生可能做不到,但是说到做事,中国学生就不如英国学生了。这体现了成绩在前列的劣势,但一方面也绝不是成绩差的人就能做到的,好像不好好学习就会是天才一样。在批判分数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否定那些好学生,因为学习和课程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包括基本的智力训练。这种否定和反智主义有很大关系。

杨东平:判断有两个标准。

这种机械的考试制度,适合大量培养符合一定标准的人才,即“合格品”,但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破坏性的。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个性很强,感到受压迫,宁愿在图书馆看书也不去上课。这在当时是出格的。他不想入团,就动员了别人。当时的学校教育无法为这类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应该说,宽松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发展。

说到这种考试制度,很多人会问:解放后,这20年不是培养了很多人才吗?有什么不好?现在很多人才也是大学教育,证明这种教育还是有效的...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个制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受益还是受害。这个制度可以筛选出一小部分优秀的人才,就像科举制度一样,也产生了一批林则徐这样的人。但它的问题是,它是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的,使得大多数人成为这个教育体系的失败者、无用者和受害者。学校教育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动力和兴趣,使他们最终在绝望中离开学校。只有那些上大学的人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这就是这个系统的坏处。他不鼓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探索自己的天性,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和追求知识。他不培养这种东西,而是通过艰苦的考试选拔。如果他们通过了,他们就会成为人才。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将是“废品”。这打击了很多人的学习热情,也把很多人赶出了学校。近年来,农村学生流失非常严重。人们把原因归结为贫穷,但在许多农村地区,贫穷并不是主要原因。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人才流失的高潮。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判断,不能适应学校学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继续深造就放弃学业。学习根本不是为了追求知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而只是为了深造,这是成败的唯一标准。因为现在我们的同龄人只有5%左右的人考上了大学,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抑郁的,好像成了二等三等的人。

第二,要看这种考试制度对少数优秀人才(高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还是一种阻力。以清华为例,它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全国高考状元大多在清华。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是更聪明,更有创造力,还是更笨呢?我在清华跟他们聊过,他们对现在的大学教育非常失望。他们很有天赋,学习能力很强。考试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但学校并没有提供更好的环境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大学四年让他们失望了,这种情绪在优秀学生中更为突出。最后,他们通过个性化学习出国,比如学习一门外语。可惜的是,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挑战。中国确实有优秀的生源,但现有的教育体系不可能充分开发。当然,台湾省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奖时,台湾省教育界欢欣鼓舞,但李远哲清醒地表示,获奖并不能证明台湾教育的成功,而只是证明了台湾教育的失败。他说,如果他继续在台湾省受教育,他永远不会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国内只有少数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98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万里说,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过时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改革,否则国家花再多的钱也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这是我所知道的上世纪80年代唯一一位高层领导人冷静的讲话。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教育系统最大的问题是缺钱。只要给我钱,我就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就像某些电影导演,狂妄地说:好莱坞有什么?难道不是钱吗?给我一亿我就能一鸣惊人。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教育制度还是很重要的。

徐幼玉:学校教育不能独享成功的荣耀。

从表面上看,可以说中国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来自高校。但事实上,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培养的结果还是大学教育的结果?说得更透彻一点,在中国的社会评价标准中,“人才”必须有大学的证书来证明他。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没有这个证书,他就不能在科研机构、大学或者高等文化单位工作。颁发证书的地点和颁发证书的行为能否证明优秀的人才是在这个地方培养的结果?很容易混淆。我上过大学。如果我不想要大学文凭,我什么也做不了。但是你发了毕业证,是不是意味着我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这个毕业证?成功人士的成就能否证明教育的成功,必须在方法论上予以澄清。教育系统的成功不能仅仅因为我们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或者因为许多杰出的人才上了大学并获得了文凭而得到证明。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