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蓝欣茶叶有限公司的创新
-超越传统包装形式,促进包装创新。2003年,在重组两周年之际,蓝欣茶业将第一个“箱式小名茶包装”投放市场。三年后开始跟风,逐渐成为名茶包装的主流形式。
——超越传统手工制茶,实现现代化加工。2007年,蓝欣茶业“年产300吨名优茶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是贵州第一条清洁、自动化、标准化的扁形名茶生产线,由蓝欣茶业自主研发,一举获得7项专利。次年,经专家鉴定,该生产线被用于生产蓝欣雀舌等扁形名茶。与传统手工制作相比,色、香、味、形四要素综合得分平均高于8分(百分制)。
——超越传统管理,实现现代管理。2007年,蓝欣茶业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体系同时通过QS认证、有机茶认证、ISO9000认证和HACCP认证,实现了全员系统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完成了管理升级。
——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打造现代大基地格局。2008年,按照蓝欣茶业“2+6”模式,蓝欣与65438+3000名茶农共建的茶叶基地达到3万亩。自此,蓝欣茶叶成功完成了历时五年投入巨资的“大加工与大基地相匹配”战略(2+6模式:2指“2个控制与管理系统”,6指“6个相同的标准化管理”)。
——建设现代物流中心。2009年,蓝欣茶业“鸣幽茶叶配送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建筑面积3800M2,配有1 . 800 m3的茶叶专用保鲜仓库、信息管理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功能和规模均居贵州同行业之首。
——合作共赢,引领贵州茶创新。2009年6月24日,蓝欣茶业作为发起单位和主管单位,联合贵州大学、西南大学、贵州茶院等9家知名企业、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正式成立了“贵州茶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部公布了首批36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贵州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位列其中。
——首创“茶叶365天零距离保鲜销售系统”,将“绿茶革命”定位为:时刻新鲜纯净。2010年2月,首批“蓝欣茶叶保鲜运输车”和“蓝欣茶叶保鲜展柜”抵达湄潭。3月,这些保鲜展示柜陆续发往各个终端。3月中旬,2010新茶上市,蓝欣茶叶保鲜运输车投入运营。自此,由蓝欣茶业首创的“365天零距离茶叶保鲜销售系统”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