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不能在车叔的课堂上做CVT变速器钢带吗?

目前国际乘用车市场的主流变速箱主要有AT、CVT和DCT。其中,CVT变速箱以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尺寸紧凑、乘坐舒适性优异等特点,在家用车市场颇受欢迎。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国外很多自动变速箱已经形成了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产业链,包括CVT变速箱核心部件CVT钢带等一系列汽车零部件都获得了生产专利。

目前很多自主品牌使用的CVT变速箱核心部件都依赖进口,那么为什么很多车企不自己研发生产CVT变速箱钢带呢?有几个原因:

专利壁垒是绕不过去的

目前世界上CVT钢带或链条的主要专利由两家公司持有:德国博世公司持有CVT钢带,德国谢弗公司持有CVT链条。也就是说,如果要生产钢带或链条,必须经过上述两家公司的授权。

所谓授权,就是每生产一个钢带,就要把一部分利润交给上述两家公司。所以作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果考虑自己生产CVT钢带,专利壁垒是无法避免的。考虑到上述两家公司高额的许可费和市场的不确定性,CVT钢带的独立生产不符合短期经济效益的需求。

产业链和配套设计尚未成熟。

熟悉工业系统的小伙伴可能都看出来了,CVT的传动钢带在整个工业设计中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技术。从初步设计到自主生产,以目前国内乘用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那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量产?

的确,CVT钢带的原理是非常简单透明的,其核心原理是由一根柔性的钢缆组成,钢缆上嵌套着许多钢片,而CVT的链条则是由钢片和不同长度的钢柱嵌套而成。以中国目前的工业设计水平,完全可以自己设计。但由于CVT变速箱的产业链相对成熟,各部分的匹配也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如果单纯的生产钢带而没有融入CVT变速箱的整体设计中,就会导致钢带与分隔板的不匹配。

归根结底,变速箱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R&D项目,单个部件必须服务于整个结构。国内变速箱生产体系尚未形成,各部件之间的协调设计无从谈起。所以单纯开发CVT传动钢带是没有意义的。

材料限制

CVT变速箱使用的钢带或链条对材料的要求很高,因为传动带需要将动力从发动机的曲轴端传递到末端,同时需要平衡发动机转速变化带来的扭矩波动。传动带要有一定的刚性和韧性,同时在与普利盘的摩擦中不会热失效。所以钢带必须是高纯度钢,夹杂物直径不能大于10um,这是非常高的要求。世界上只有少数厂家,如日本杨珊特殊钢厂生产的特殊钢,能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这种优质纯钢的抗疲劳性和耐久性都很优秀。

现在你明白日系车为什么爱CVT变速箱了吧?

投入产出比不划算

目前市场上CVT钢带终端价格不高,供应链也比较稳定。如果中国要自己生产,投入产出比相当不经济。无论是车企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不可能放弃现有的经济利益,在一个收益难以预测的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这是违背市场发展原则的。

车书评论

随着新能源在国内的逐步发展,很多车企都减少了对传统动力系统研发的投入。在这种前提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自主产权的CVT变速箱似乎并不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说电动车会主导乘用车还为时尚早,所以保持内燃机和变速箱的研发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发展自己的变速箱供应和生产体系,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乘用车的发展。毕竟两条腿走路最稳。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