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长到六厘米有多严重?

胰腺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少见,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从临床上看,与胆总管下端壶腹癌或十二指肠乳头癌几乎没有区别,治疗方法如手术等治疗方法也差不多。因此,发生在该区域的癌性肿瘤通常被称为壶腹周围癌。

本病的病因尚无定论,与环境致癌物有一定关系。抑郁、烟酒成瘾的人发病率更高。慢性胰腺炎和肝胆管结石可能与本病有关。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胰腺癌大约60%发生在头部,25%发生在身体,5%发生在尾部。其中80%以上是血管成分的癌,其次是腺泡细胞癌,其他类型的癌很少见。该病早期可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晚期可转移至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在诊断时,1/2有肝转移,1/3有十二指肠侵犯,1/4有腹膜种植。肺和脊柱的骨转移也很常见。

临床表现随肿瘤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和影响而异。

1.胰头癌(包括壶腹周围癌):

(1)全身症状: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发病初期,然后体重下降。当癌症侵犯十二指肠或胃并引起梗阻时,呕吐更加严重和持久。

(2)黄疸:无痛性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症状,是由于胆总管受压所致。黄疸是阻塞性的。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深,由淡黄色变为橙黄色或深绿色,皮肤瘙痒,有红茶尿,白泥便。黄疸多为持续性,部分患者可不同程度消退,但无法恢复正常。

(3)肝肿大、胆囊增大: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所致。如果梗阻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晚期病例可伴有胆道感染。出现发热或持续闷痛,并放射至右上腹部和腰背部,尤其是当癌扩散至胰腺体时。

2.胰体癌:早期悄悄生长,但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影响到周围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

(1)疼痛:由于癌侵及胰体邻近腹腔神经丛,疼痛全部在上腹部、右上腹或脐周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剧烈疼痛,常放射至背部和肩部。当你坐起来,弯曲你的下肢,你可以减轻疼痛。平躺或半坐,疼痛加重。有些晚上会有更剧烈的疼痛,剧烈的疼痛可伴有呕吐。

(2)肿块:胰腺位于腹膜后,较小的胰体癌一般难以触及。如果上腹部能摸到包块,多半是晚期。肿块较硬,边界不清,固定,压痛较轻或不明显。

(3)全身症状:消瘦、乏力、便秘、失眠、精神抑郁,如有脾静脉梗塞则脾肿大。

3.胰尾癌:症状隐匿,中晚期病例可出现厌食、消化不良、消瘦乏力、左上腹肿块模糊不清等症状。疼痛很少见,如果发生,可以放射到左胸和左右肋骨。

诊断

1.症状和体征:如果40岁以上,有厌食、消化不良、明显消瘦、无痛性进行性黄疸,或持续性、阵发性上腹痛,坐起、屈下肢时疼痛减轻,或上腹部有肿块,应考虑胰腺癌,配合各种辅助检查确诊。

2.实验室检查:胰头癌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实验数据。有时因肠道溃疡、肝功能损害可出现出血,故大便潜血为阳性。胰管梗阻早期,血清淀粉酶升高。后期胰岛被癌症破坏后,胰岛素分泌减少可导致高血糖。

(1)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胰腺癌70%可增高;然而,慢性胰腺炎和消化道肿瘤也有阳性结果。CEA可作为胰腺癌手术前后的动态随访,定期测定CEA对预测癌症是否复发有参考价值。

(2)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CA 19–9)是胰腺癌最有希望的标志物。据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确诊率达90%。

3.x线检查:胰头癌可出现十二指肠曲度增宽、十二指肠受压变形、肠道狭窄或幽门受压等征象。胰体、胰尾癌有时可见胃及胃体后壁弯曲度小,受压充盈缺损,或受压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移位。双对比造影和十二指肠注钡注气低张造影可使病变更清晰。

4.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纤维十二指肠镜从十二指肠乳头注入60%泛影葡胺(3 ~ 10 ml)。胰腺癌患者表现为胰管壁不光滑、狭窄或截短,狭窄的远端胰管扩张或屈曲或截短,故远端胰管不发达。

5.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在胰腺癌中,由于癌瘤的压迫,胰腺动脉可显示狭窄、移位或中断,或血管变细、弯曲和不规则运行的迹象。

6.b超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7.CT和MRI检查:诊断更准确,能了解与周围的关系和邻近器官的转移情况,是b超检查的补充。

8.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或活检往往比其他检查方法更准确可靠。

鉴别诊断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急,病程短,厌恶油腻,腹胀,肝功能损害明显。经过治疗,黄疸很快消退,肝功能恢复很快。

2.肝癌:肝脏肿大坚硬,可通过X线、b超、CT检查鉴别。

3.胆石症:起病较急,黄疸的出现随着发热、疼痛等症状的出现而波动。

款待

1.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手术治疗:虽然5年生存率很低,但手术仍是常用方法。

①根治性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和胰尾癌的胰腺切除术;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全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应在全身情况良好,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尤其是早期胰胆管低位癌,适应性强。

②内引流:在病情较重或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多采用内引流解除黄疸,如胆囊十二指肠切除术解除和预防十二指肠梗阻,可改善症状,留人治疗。

(2)手术前后中西医调理:由于患者长期消化功能障碍和疾病消耗,出现贫血、血浆蛋白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水电解质失衡等阴阳偏离症状,需先进行中西医调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除了补液和输血,还有血浆蛋白和电解质、维生素K和C等。,中药要扶正养阴,清热解毒。常用代表方剂:

黄芪20g麦冬12g北沙参15g茯苓12g薏苡仁20g太子参15g郁金10g金银花12g干瓜蒌20g麦芽15g建曲9g绵饮13g。

术后除继续西医调理外,还要应用扶正保肝、利胆排毒等方法。为了促进胆汁淤积的排泄,使受压的肝细胞迅速恢复,从而增强机体的功能。常用处方:

雪莲30g郁金10g茵陈15g猪苓15g茯苓15g金钱草20g太子参15g黄芪25g薏苡仁20g麦冬15g鸡内金10g白术12g绞股蓝65438

2.中西医结合化疗加放疗:过去认为放疗只能暂时缓解胰腺癌的疼痛,因此将胰腺癌归为抗辐射肿瘤。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不能切除病例放疗后1年生存率为54%,2年生存率为26%。如果术后配合放疗、化疗、中医调理,疗效会更高。胰腺癌单次化疗近期有效率为10% ~ 15%。有效的单药包括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和链脲佐菌素。

近年来,学者们对胰腺癌的联合化疗和单一化疗进行了对比观察。比如FEM方案(氟尿嘧啶+表阿霉素+丝裂霉素)与氟尿嘧啶或丝裂霉素单药相比,很难看出联合化疗比单药的优势。这种情况说明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无效,也说明联合化疗并没有提高疗效。

5–FU+CF方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CF2FH4),可增强氟尿嘧啶疗效3-4倍。这种方法最初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在治疗胰腺癌时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用法:CF 200 ~ 300mg/㎡/天,加生理盐水200ml 2小时,再加5-FU 400 ~ 500mg/㎡/天,共5天,每21天重复一次。

(2)放疗加化疗:氟尿嘧啶300mg/㎡,每周2次×6周,放疗4 000 ~ 5 000 cgy/4 ~ 5周。

3.中药配合放化疗:除配合放化疗外,常用中药方剂也可作为巩固治疗,间断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延长生存期。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北沙参10g太子参15g首乌藤20g黄芪25g绞股蓝15g枸杞12g金银花10g茵陈12g。

根据症状加减,参考总论第六章第三、四节。

4.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瘀阻型:相当于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及胆总管梗阻引起的黄疸。

主要症状:小便黄、赤,大便重如粘土,偶有皮肤瘙痒、口苦、厌食、腹胀或低热。感染后会出现短时高热,舌苔腻腻,舌红或淡紫,脉正常或弦或滑。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抑癌。

处方:薏苡仁30克、白毛藤、郁金12克、茵陈15克、建曲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干瓜蒌20克、木香9克、白术12克、甘草3克、黄芩9克、

(2)气滞血瘀型:相当于癌症侵犯胰体及其周围组织,压迫腹腔神经节。

主要症状:上腹部胀痛,累及背部,易疼痛,前弓腿疼痛减轻,口干口苦,失眠易怒,有时可触及上腹部包块,或肝脏较大,凹凸不平,质硬,有时消化道出血。舌红、淡红或青紫,有瘀斑。横纹或涩脉。

治疗: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

处方:丹参18g赤芍12g延胡索12g没药15g浙贝母10g罐装穿山甲12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3g麦冬12g传道30g仙鹤草20g太子参6558

治灵丹胶囊3粒,1,一日3次,饭中或饭后服用。

(3)阴虚热毒型:发病至晚期,并发感染,久病伤阴。或者手术、放疗、化疗后。

主要症状:口干舌燥,烦闷失眠,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感染发热,上腹隐痛,有时便秘,小便短赤,偶有腹水,舌质红,绛紫,无津液,无苔。脉冲计数,或字符串。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处方:金钗石斛15g知母15g北沙参12g莲藕片12g干瓜蒌20g黄芩6g金银花10g白花蛇舌草18g半边莲20g太子参15g绞股蓝15g白术15g。

止痢丹胶囊3粒,每日3次,饭中或饭后服用。

(4)气虚脾虚睡眠型:病后期,贫血,血浆蛋白低,消化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乏力、气短、面色晦暗、动则出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肢浮肿,或腹水、腹部肿块。大便正常,偶尔腹泻,舌无味或苦。舌淡腻或淡红,苔腻,脉软而弱,或缓或快。

治疗:补益气血,健脾扶正。

处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3g红藤20g黄芪30g猪苓15g泽泻10g熟地黄15g女贞子15g紫河车15g人参6g芡实15g。

5.单方处方:

(1)景天(Sedum Sedum) 250g荠菜150g,煎汤代茶数次,或加少许冰糖,每日1剂,连服1 ~ 3个月。具有退黄、消炎、利尿、抑癌的作用。本方适用于阴虚热毒、湿热瘀阻。

(2)冬凌草20g肿节风20g白花蛇舌草20g白英20g茵陈15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3g。

煎汤代茶与垂盆草有相同的适应症。

(3)太子参9g黄芪30g当归15g白术9g茯苓9g豆蔻9g薏苡仁30g炒柴胡4g陈皮9g香附9g郁金9g延胡索9g木香4g青脂9g瓜蒌15g半夏9g乌贼骨9g。

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服。张代钊,广安门医院,中医研究院,治疗了1例头癌患者。手术后,他们出现虚弱、腹痛和食欲不振。治疗后,他们体重增加了5公斤,治愈了5年,没有复发。

(4)中日友好医院李艳芳:鸡内金30g青黛15g人工牛黄15g紫金锭10g野菊花60g草河车30g三七30g,* * *研成细粉,每次2g,每日两次。

(5)煎取青黛、人工牛黄、紫金锭、野菊花。(安徽省人民医院收治4例以上胰腺癌,1例存活3年5个月,1例存活2年6个月。)

(6)凌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三粒,饭后服用。作者用该药治疗了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疗程1.5年,使肿块和症状消失,3年无复发。

6.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胰腺癌疼痛较难,可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其他对症处理,参考总论第7-10章。

超过90%未经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国内有报道,一组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18%。国外报道的包括壶腹周围癌在内的a组5年生存率为36.6%,病期早。通过手术、放化疗、中西医支持治疗和免疫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肿瘤的专利新药——凌志胶囊,近日在陕西上市,电话:029-87551113。该药为16种中药辅以5种西药的大型复方制剂。是继我国著名肿瘤学家吉教授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被国际医学界誉为“癌症斗士”之后的又一科研成果。

凌志胶囊是潘明50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他首创的“扶正固本”治癌理论的结晶。此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攻补并举,经济方便,疗程短,见效快。适用于早、中、晚期各种类型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中、晚期癌症的多种疼痛。只要服用1 ~ 2天即可见效,一周内即可明显。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熙亲笔题词“致季教授:中西医结合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