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视觉专利

什么是透视?透视可以使近处的物体显得更大,远处的物体显得更小(近大远小)。这是摄影的核心概念之一。掌握并夸大这个技巧,可以让你的照片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影响透视的三个因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一技术。

实现更好透视效果的三个要素

1.使用焦距较短的镜头。

2、尽量靠近主距离。

3.从倾斜的角度拍摄

透视是指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在摄影中,会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即:焦距、拍摄距离、拍摄角度。

1.焦距:焦距越短,透视效果越强,如广角镜头或超广角镜头。反之,焦距越长,透视效果越弱。

2.离主体的距离(拍摄距离或对焦距离):相机离主体越近,透视效果越强。相机离拍摄对象越远,透视效果越弱。

3.拍摄角度:相机与拍摄对象越平行(拍摄角度越小,一般从45度拍摄),透视效果越弱。相反,如果你把相机与被摄体成一定角度拍摄,就会有很强的透视效果。

简单来说,要获得强烈的透视效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广角镜头,尽量靠近被摄体,从对角线拍摄。广角镜头独特的透视夸张效果,有助于拍出冲击力强、立体感强、尺度感强的精彩照片。这种效果适合深景深。

焦距

下面的图片是从相同的位置拍摄的,使用相同的标准变焦镜头,但焦距不同。在短焦距(24mm)下,透视效果相当明显:画面中靠近观众的元素显得较大,而较远的元素显得较小。相反,在更长的焦距(70mm)下,透视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与主体的距离

以下示例用相同的焦距(50毫米)从不同的距离拍摄对象。在下面的例子中,请注意我们附近的部分:建筑物中我们附近的部分在尺度上看起来更大(3m的例子),当我们在每个图像中观察建筑物上方和下方的线时,它们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在2m的例子中,这个三角形比3m的例子更有延展性,在3m的例子中,线延伸得很远。这说明相机离拍摄对象越近,透视效果越强。

拍摄角度

下面的例子是用相同的焦距(50毫米)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对角拍摄主体(45°示例)使窗口出现透视效果,扭曲矩形。相反,如果从平面角度拍摄(正例),几乎没有透视效果,矩形窗口也不会像实际效果那样变形。

1.构图时注意画面中的线条。

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透视照片时,你应该仔细注意画面中的线条。大胆的角度拍摄,让建筑、道路、小路、河流等元素中的线条看起来更接近对角线,可以提升透视效果。你也可以用它们来增加照片的深度,或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个特定的点。

2.尝试不同的位置和角度。

如果从视线水平拍摄,不容易得到透视效果。你应该在低位置或高角度拍摄。即使只是简单地向上或向下倾斜相机,也能带来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