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考没有领导小组讨论考察要素。为什么叫无领导小组讨论?
与传统的结构化面试不同,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性格、表达、沟通、倾听、记录等能力。因此,只有通过训练强化他们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的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行为体现评价要素的要求,从而获得考官的认可。
(1)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指考生对问题有很强的认识,能有效地分析问题和任务,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或主要方面,进行全面、透彻、系统、逻辑的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2)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考生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观点连贯、流畅、有感染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
(3)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指能够明确设定完成工作所需的步骤,对工作的实施做出合理安排,妥善协调工作中所需的各方面支持。
(4)倾听能力:倾听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倾听他人想法的能力。
(5)说服能力:说服能力是指考生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技巧,使对方改变已有的行为或观念,从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某项活动的能力。
(六)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的具体体现。
(7)情绪稳定:情绪稳定是指情绪表达的稳定和平静。
(8)仪容仪表:仪容仪表重点观察考生的文化素养、身体外貌、衣着打扮、身体状况等因素。
二、为什么叫无领导小组讨论?
所谓无领导小组讨论,一般是将6-9名考生分成1个小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给定的背景下或围绕给定的话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时长通常在1小时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不指定召集人,即所有候选人在讨论情境中地位平等,不事先指定任何人担任小组组长。候选人自己安排发言,组织讨论。在整个讨论中,考官没有参与。考官将根据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有效贡献和相应表现进行评分。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这种考察形式多集中在部委的面试中。根据往年的统计信息,以下部门主要采用了这种不经领导小组讨论的约谈形式: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民航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协、财政部、保监会、林业局、专利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考这些部门的考生需要特别注意。在准备面试时,他们不仅要复习传统的结构化面试,还要重点复习没有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
以上是高顿公考边肖整理的《为什么叫无领导小组讨论》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2023国考信息,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