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专利权人和侵权人之间的问题是通过协商解决的。侵权行为已经发生时,专利权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如在市场上购买了侵权产品或者得到了侵权产品的销售广告和说明,初步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侵权人和专利权人双方同意通过协商解决专利纠纷,是解决专利纠纷的有效途径。最终大致有三种情况:①侵权人停止侵权,赔偿专利权人损失;②双方签订许可协议,将侵权使用转为合法使用;③谈判失败。
第二,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
双方当事人一方不同意协商解决争议,或者协商解决条件不能达成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调解处理专利争议。专利管理机构是中国专利制度的一大特色。它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其主要职责之一是调解和处理专利纠纷。按照民事简易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专利管理机关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当事人对专利管理机关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专利管理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后,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完全由专利权人决定。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候,他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各级、任何地方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所以专利权人在提起诉讼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哪个法院有管辖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大连、重庆、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审理专利案件的第一审法院,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是第二审法院。专利侵权案件通常由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侵权人因维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避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赔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侵权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