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被称为总统大学的美国大学。

许多人认为美国将在下个世纪出现第一位女总统。

那是谁?也许你会在美国排名第一的耶鲁大学找到线索。

不是吗?从福特、布什到现在的克林顿,他们都来自耶鲁。这所30年来培养出最多总统的大学,似乎是总统的摇篮。

呼声最高的女总统希拉里也是耶鲁法学院的。出名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里有句勇敢的话,可以说明一切:“能走出这扇门的学生,就有能力改变世界!”

入学手册

学校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网站:http://www.yale.edu/

学年:1701

员工人数:3194(1998,下同)

学生:本科5257人。

5,550名研究生和大专学生

排名: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

国立大学:第1号

法学院:65438号+0

戏剧系:65438号+0

绘画系:1号

雕塑系:1号

录取通知书:

入学资格:SAT(中文):680-780

SAT(数学):680-760

托福(TOEFL):不指定。

升学率(1998):18%(11947申请,2100录取)

成本:

学费:23,780美元(1998)

住宿:7050美元(1998)

书:2370美元(1998)

医疗:780美元(1998)

* * *:33,980美元

备注:

学校提供短期校园工作、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多种经济资助,金额从100到27600美元不等。

学生可以在前两年选修任何一个系的课程来决定自己的兴趣,只要成绩不低于C-。

到了第三年,学生可以从70多个专业中选择一到两个专业科目进行正式学习,甚至可以要求学校从多个院系中选修科目,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学校强制新生住宿舍,开学前安排假期迎新营介绍大学生活。

这所学校提供70多种艺术和科学的主要科目,但历史、经济、政治和生物是最受欢迎的。

校园里有一个非营利组织——雅礼协会,促进中美交流。每年夏天都会举办名为体验美国大学(ACE)的活动。香港的高中生可以借此机会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住一个月,通过上课的方式参观其他东海岸的大学,为去美国大学深造做准备。总费用为3900美元。有意者可从协会互联网主页(http://www.yale.edu.yalechin)下载。

索取申请资料或致电:1-203-432-0882或传真:1-203-432-7246或致电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美国顶尖法学院耶鲁法学院的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想当律师。四分之一的人毕业后进入政府当了官,更多的人想以克林顿和希拉里为榜样,兄弟姐妹,珍惜世界。

希拉里的发展恰恰反映了耶鲁法学院很多学生的梦想。毕业后,她受到法律界的青睐,参与了众议院水门事件的调查,在筹备弹劾尼克松总统的小组工作,并跻身全美100名杰出律师之列。

然而,她的野心不在这里。当第一夫人不在的时候,当丈夫克林顿的任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她开始从他的阴影中走出来,打算竞选参议员,为总统职位铺路。

耶鲁法学院的宗旨就是“创造”这样的人物。它希望培养政治和经济强人,而不仅仅是律师。

受训的不只是律师。

院长A.Kronman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法学院课程的非凡之处。

“我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仅教授法律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习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我教的合同法为例。别的学院都教过法律条文和适用技巧,因为他们只培养律师,但我要求学生看得更深,了解法律为什么这样写,背后的精神是什么。”

他说,其他大学的法学院一心想培养律师,所以不允许学生选择无关的科目,但耶鲁不一样。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任何科目。这样他们就能跳出律师的框框。

因为耶鲁法学院名气大,每年有4000多名学生竞争入学,但只有180名学生入围。克罗曼坦言,法院的质量能保持下去,和招生人数少有关。

二十二个人只挑一个。

激烈的竞争,要脱颖而出,学生的成绩当然更好,但也要有过人之处。他举了一个例子:“两年前,我们收了一个学生。从五大名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她去了俄罗斯成立了一家石油公司。事业有成的她突然想学法律,于是报了名。我们很高兴耶鲁法学院院长A.Kronman说,他们是全美第一,因为他们要培养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人。

耶鲁的学生满世界都是,看到不寻常的事情就大声反对。所以校园里时不时有示威游行。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耶鲁学派。

朋友,他喜欢在伍尔西音乐厅听音乐。恰好他也是个大胖子,所以学校特意为他造了这个特大号的座位。

耶鲁有些地方还是落后的,好像图书馆没有完全电脑化,有时候还是要靠目录柜。

这不仅是法学院的教育精髓,也是耶鲁其他系的教育精髓——重视理论探索而非应用技能。这个传统从学校成立就一直保留着。

来到耶鲁大学学习平面设计的港生李思明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别的学校教设计,会教学生技能;耶鲁只教理论。

只教理论

“我们每周都要设计一个作品,然后贴出来让大家批评。教授不会教你怎么画,只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背后的理论是什么?他们喜欢从别人的评论中看出你的理论是越来越有用还是站不住脚?”

“这种教学方式看起来并没有教会你什么招数,实际上却教会了你征服世界的道理。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想法和见解,让世界欣赏。”

李思明的部门出了很多设计巨擘,比如为IBM和UPS设计一个logo就赚了80万美元的保罗·兰德,还有研究了一辈子色彩,被誉为“色彩之神”的约瑟夫·艾伯斯。

虽然是星级教授,但每周都要在办公室坐几个小时,等着学生提问。

这座教堂是一座体育馆。

除了教学方法,耶鲁在其他方面也坚守传统,在校园里走一圈,到处发现古代的东西。但古意背后,却蕴含着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动力。

19世纪高大的哥特式古教堂,塔尖下原本是游泳池、健身房、体育场等体育馆!

图书馆更好。传道的祭坛是借书的地方;为忏悔室做了一个电话亭,人们在那里忏悔自己的罪行,但很后悔。如何在里面大声说话不怕吵?

耶鲁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情调的地方。走在校园里,到处都是优美的音乐。一进宿舍,一边是悦耳的钢琴声,一边是长笛美妙的韵脚。在校园里,每个人见面都会谈论音乐和乐趣。生活在耶鲁就像回到了中世纪欧洲的贵族城市。

差点没能进乐队。

就读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香港学生郑佳明(音译)喜欢这里的艺术氛围。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拉小提琴,来到这里申请了著名的耶鲁交响乐团。没想到,获奖无数的香港学生音乐家年度大奖得主,差点没进乐团第二小提琴。

“在香港,我是1号,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在这里,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比你强大!我不再是天之骄子,每次拉不好就立马被定向去看。前两个月对我的自尊心是个打击!”

大学的传统也洋溢着浪漫,这让即将毕业的郑有些舍不得。这就像是歌唱团招募新人的仪式——“踢踏舞之夜”。每组的高年级学生要去新生的房间锁门,然后现场演唱,希望用精彩的歌曲吸引他们进入自己的组。一时间,各团使出浑身解数,一首歌给你,一首歌给我,此起彼伏,歌声响彻校园。

自满和保守

固守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是避免从众,也可以说是自成一家。

很多学生批评这里的科目太老了。比如学经济学的,只考一门,金融和心理学,很少提女性和同性恋。叫一般大学,连新闻系和土木工程系都没有,真是不可思议。

就连管理学硕士MPPM也只是最近才改名为更受欢迎的MBA。这是否意味着这个贵族阻挡不了时代的潮流,想要走出城堡,加入WTO?

贫民窟里的贵族

谁能想到这个中世纪贵族竟然在贫民窟!

原来耶鲁所在的纽黑文是美国最穷的地方之一。出了大学城,到处都是穷街陋巷。

耶鲁虽然是文化机构,但是纽黑文只有一个小剧场。记者住的酒店就在学生宿舍一街之隔,但已经是“红粉区”了。学生告诉记者晚上10点以后不要出门,因为卖白粉的人多,打架的人多。

纽黑文大约30年前,经济开始恶化。富有的家庭搬走了,留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下层阶级。本来公众期待耶鲁的慷慨支持,但偏偏耶鲁有不向市政府纳税的传统。所以纽黑文的市民对这个不用交房租的富户很有怨言。此外,过去耶鲁学生非富即贵,富家子弟与贫困居民的摩擦日益日常化。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校园的安全问题。因为校园里没有围栏、柱子,很多老鼠、小偷在城市里没有落脚的地方,就干脆穿过几条街进校园作案。一些香港学生试图白天在街上偷他们的自行车。

虽然近年来治安有所改善,但学校还是提醒学生要小心。晚上返校的学生,只要打个电话远一点,学校就会派车来接;附近可以找two-walk,有人陪你回宿舍。成为贵族是有代价的。

英国有牛刀,美国有干草。

英国有牛津、剑桥,美国有耶鲁、哈佛。英美这两个势不两立的对手,不仅热爱划船和运动,平日里只要有空,也从不放过对方。

十七世纪末,宗教改革的热潮席卷欧洲,就连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哈佛也纷纷效仿,开始允许新教徒授课和学习。这引起了一群坚守传统的清教徒的不满。在英国富商耶鲁的支持下,他们于1701年建立了耶鲁。

对哈佛不满,耶鲁刻意选择了另一条路。哈佛入世,耶鲁回归传统。似乎早期的学生必须修算术、天文学等古典学科,而希腊语直到本世纪初才需要学习。

耶鲁的学生总喜欢调侃哈佛。他们一提到这个宿敌,马上就把矛头指向了哈佛,就连店里卖的t恤也来凑热闹。前面有一根大刺写着“哈佛”,后面写着“因为他们进不了耶鲁!”

秘密社团

古老的大学总是有很多有趣的传统,耶鲁也不例外。最有特色的是秘密社团。

顾名思义,社团不仅隐秘,成员身份也不能公开。晚会的场地虽然有教学那么大,但只有几对小窗,平日大门紧锁;就算大家都知道他们在里面开会,谁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

危险森林的出现,加上神秘的面纱,给了俱乐部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绰号——坟墓。但是很多人以加入俱乐部为荣。因为被选上加入俱乐部的都是知名人士,不是名人,就是有钱人,或者有过人的天赋。像前总统布什一样,他也是骷髅会的成员。

他们为什么要故作神秘?除了要有创新,也是“入侵”你玩这种山头主义的一个理由。耶鲁这样的名校也很幼稚。

耶鲁名人录

诺贝尔奖获得者:

经济2,化学2,医学11。

政治:

威廉·塔夫脱(美国前总统)

福特(美国前总统)

乔治·w·布什(布什之子,现任得克萨斯州州长)

布什(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美国现任总统)

希拉里(美国现任总统的妻子)

洛克(华盛顿州长)

李亮畴(联邦司法部长)

吴振伟(第一位华裔众议员)

商业:

Roberto Goizuete(可口可乐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弗雷德里克·史密斯(联邦快递创始人)

约翰·埃克斯(IBM前董事长)

娱乐圈:

梅丽·斯特里普(女演员)

朱迪·科斯塔(女演员)

其他:

鲍勃·伍德沃德(揭露水门事件的记者)

邓文迪(传媒大亨默多克夫人)

香港制造:

唐英年(行政会议成员)

钟景辉(表演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林东·冰兰(钢琴家/董建华的儿媳)

黄永成(CUHK信息工程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