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传记在那里。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01-28
原文来源:三思而后行
爱因斯坦传奇般的名声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他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因为他为现代物理学贡献了光电子理论、全新的时空观——特殊意义和广义相对论,尤其是与原子弹制造联系在一起的简单而神奇的公式E=mc2。面对德国纳粹和两次世界大战,他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对政治的参与是与他的科学声誉联系在一起的,即使他只是简单地、被动地参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是结过两次婚的丈夫,至少三个孩子的父亲,拥有多重国籍的公民,被提名为总统的人,尤其是犹太人。
作为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爱因斯坦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围绕爱因斯坦最有争议的问题是:在科学上,爱因斯坦是独立发现了相对论,还是剽窃了别人的思想?一个专利局职员真的会在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的1905年一个人发表那么多划时代的论文吗?在生活中,爱因斯坦是对婚姻家庭尽到了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还是一直玩弄女性的感情来推卸家庭责任:为什么和自由恋爱的妻子陷入感情困境,抛弃未婚私生女,刚离婚就再婚?在社会活动方面,爱因斯坦在政治上是幼稚还是成熟:为什么支持美国造原子弹,为什么拒绝当以色列总理?
1传记概述
对自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个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广泛领域,以及人格的复杂性,使得爱因斯坦吸引了众多传记作家。爱因斯坦传记的作者中,除了家族成员,还有他不同时期的同事,专门研究近代物理学史的学者,传记作者和记者。爱因斯坦可能是世界上传记最多的科学家。普通大众只有阅读爱因斯坦的传记,才能了解和认识关于爱因斯坦的方方面面。这些传记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回忆录,侧重于介绍爱因斯坦对社会的贡献的评论性传记,侧重于解释爱因斯坦科学原理的科学传记,侧重于描述爱因斯坦生平故事的文学传记,侧重于各种照片并配以简单文字描述的图片传记,以及侧重于爱因斯坦生活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传记。
传记作者试图“告诉你真实的爱因斯坦”,但不可避免地在传记中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或崇拜,或认同,或排斥。大多数崇拜者把爱因斯坦描述成英雄和伟人,把爱因斯坦推向科学和道德的双重神坛。他们似乎有意识地回避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认为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小题大做。虽然赞同者并不回避那些有争议的问题,但他们极力维护爱因斯坦的伟人形象,认为其他瑕疵掩盖不了他的光辉。排外主义者专注于曝光和揭露。为了揭开笼罩在爱因斯坦身上的神秘面纱,他们常常用批判和讽刺的话语夸大爱因斯坦在某一方面的缺点。更有甚者,完全否定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从以下用英语出版的爱因斯坦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是如何被描述和分析的,以及爱因斯坦的形象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爱因斯坦传记的历史也是现代传记文体的进化史(参见罗杰·史密斯。科学家传记:带注释的参考书目。稻草人出版社,Inc. 1998对于国内未翻译出版的传记基本内容)。瓦兰丁的爱因斯坦和他的私人生活,喜力的爱因斯坦,塞利希的爱因斯坦,佩斯的上帝是微妙的,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伯恩斯坦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物理学前沿,库兹涅佐夫的爱因斯坦-一生。)。
在H.Gordon Garbedian于1939年出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宇宙的创造者》中,作者以赞美的口吻、华丽的文字、生动的细节描述了爱因斯坦早期的科学生活,满足了大众对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因为出版较早,这本传记没有涉及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哥本哈根量子解释的科学争论以及爱因斯坦参与的各种政治活动,所以这本书自然是不完整的。此外,过多的虚构情节使该书显得臃肿,毫无意义,也降低了其史料价值。
1954年,瓦伦汀出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戏剧》。瓦伦汀是爱因斯坦第二任妻子的密友。这里的“戏剧”指的是爱因斯坦在德国遭受迫害,因犹太人身份而逃离纳粹统治的生动场景。虽然书中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年轻、教育、理论和声誉,但作者在爱因斯坦逃离德国到定居美国这段时间里投入了大量笔墨。像许多早期传记一样,这本书也将爱因斯坦描述为偶像。
罗纳德·威廉·克拉克于1971出版的《爱因斯坦:生活与时代》被誉为第一本相对中立的爱因斯坦传记。作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平,并把同样的精力投入到他的科学理论、政治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中。作者不仅简要介绍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基本观点,还特别关注了爱因斯坦参加犹太复国运动和反对纳粹政府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作者精心运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试图以不偏不倚的态度,耐心地纠正那些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说,防止虚假故事的进一步传播。
爱因斯坦:创造者和叛逆者
1972年,巴内什·霍夫曼和杜卡斯出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造者和叛逆者》,目的是“在这本书里勾勒出一个完全简单的人类故事”。在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中,霍夫曼和爱因斯坦互相效力,杜卡斯是爱因斯坦的秘书和管家。这本书的基调显然受到了朋友们的崇拜。因为霍夫曼是物理学家兼作家,自然能把相对论解释得非常清楚,适合外行人阅读。受杜卡斯的影响,该书以丰富的材料、生动的画面和最亲切的态度观察爱因斯坦。1981年,他们合著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性的一面:从他的档案中新瞥见》一书。这本书通过摘录过去从未发表过的信件、杂志随笔和各种评论文章,展现了爱因斯坦有趣、快乐、友善、谦逊、睿智、无畏、孤独的人性一面,可以作为枕边书。遗憾的是,该书忽略了爱因斯坦戏剧性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1982年,亚伯拉罕·派斯撰写的爱因斯坦传记《微妙是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科学与一生》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传统的以科学家生平为主的传记不同,这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科学传记。派斯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晚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爱因斯坦共事。他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科学理论最理想的诠释者。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阐述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的起源、形成和意义,而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如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则零星穿插。这是一本普通读者很难读懂的传记。阅读起来需要基本的物理和微积分知识,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的物理教材。作为这本传记的补充,派斯出版了另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的书,爱因斯坦住在这里,1994。在这本易于阅读的散文式传记中,派斯描述了爱因斯坦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他与尼尔斯·玻尔和德布罗意的友谊,他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通信,他如何出现在报纸版面上,以及爱因斯坦的哲学观点。
爱因斯坦曾经住在这里
《爱因斯坦在美国》由杰米·塞恩在1985年出版,主要讲述爱因斯坦在美国的生活(从1933到1955)。除了与玻尔等人的科学辩论,当时的爱因斯坦还参与了大量科学研究以外的活动。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回顾了爱因斯坦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尤其是爱因斯坦参与国际主义、曼哈顿计划和核武器控制、犹太复国主义、和平主义和反麦卡锡主义。
爱因斯坦的私人生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私人生活出版于1993。两位作者海菲尔德和保罗·卡特通过阅读新获得的信件和档案,试图重新评估爱因斯坦的人格特征。正如书名所示,这本书的主题在于人性而非科学。在作者看来,长久以来科学圣人的形象掩盖了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男人的激情和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软弱。通过采访熟悉爱因斯坦生活的人,作者重点讲述了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他的两个孩子、他的第二任妻子艾尔莎以及他生活中其他女性的关系。书中将爱因斯坦描述为“女性虐待狂”,因为它太喜欢暴露隐私。
爱因斯坦:科学的一生
与爱因斯坦的私人生活相反,《爱因斯坦:科学生活》也出版于1993,作者是迈克尔·怀特和格里宾。两位作者发现,那些聚焦爱因斯坦个性的传记,明显夸大了爱因斯坦所谓不负责任的家庭和玩弄女性的恶劣行为,目的是为了强化反神秘化的特效,以打破爱因斯坦已经非常牢固的形象。他们认为爱因斯坦确实有道德弱点,但值得人们欣赏和学习的是他的科学天才而不是错误。因此,作者只简单提及爱因斯坦的相关争议,重点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创新思想和政治信仰。
爱因斯坦的一生
丹尼斯·布莱恩(Denis Brian)于1996年出版的《爱因斯坦:一生》(Einstein: A Life)一书,并没有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而是试图纠正爱因斯坦被严重扭曲的私生活和公众形象。在采访了爱因斯坦的同事和朋友,查阅了爱因斯坦在20世纪80年代公开的婚姻档案后,作者将对尚未解决的争议问题给出新的思考。他认为爱因斯坦并不像许多传记中描述的那样,政治上不成熟,对家庭漠不关心。布莱恩审查了爱因斯坦所谓私生子的证据,证实爱因斯坦在男女关系上并不认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贬损了爱因斯坦的名誉。克拉克、派斯、布莱恩写的三本传记相辅相成,完全可以构成对爱因斯坦的基本认知。
爱因斯坦传记
65438年至099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本传记》在美国翻译出版,作者是德国科学记者沃尔夫辛。作者重点讲述爱因斯坦赴美前在美国的生活,只简略提及他在美国的生活,以便作者集中讲述爱因斯坦如何从青年时代一步步走上科学巅峰做出卓越贡献,如何在最困难的时期面对各种生活难题。面对普通读者,读者异常详细清晰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在科学和哲学的广阔背景知识之上。作者在与其他物理学家相处、宣扬和平主义、支持犹太难民等方面展现了爱因斯坦性格的复杂性,也谈到了爱因斯坦的爱情和被遗弃的女儿。
恋爱中的爱因斯坦:浪漫的科学史
2000年,奥弗比出版了《恋爱中的爱因斯坦:一部科学罗曼史》,首次将爱因斯坦理论的思维过程与他的恋爱过程结合起来。作者将传记时间限定在爱因斯坦最有创造力的时期1900 ~ 1920,讨论了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的成就和个人生活中的各种插曲。在作者看来,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是受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克的启发。即使爱因斯坦没有抄袭米列娃的论文,米列娃促进了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的形成,但米列娃得到的回报只有悲伤和背叛。作者被批评说,科学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内部的自主性,任何将外部效应与爱因斯坦的发现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做法都是值得怀疑的。
爱因斯坦:不可救药的抄袭者
克里斯托弗·乔恩·克尼斯于2002年出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可救药的剽窃者》。这是典型的反神秘化传记,意在从根本上摧毁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形象。作者揭示,爱因斯坦是通过借用和抄袭洛伦茨、庞加莱、希尔伯特等前辈或同时代科学家的论文而获得荣誉的,因为爱因斯坦不使用这些人的成果就无法推导出自己的结果,却没有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作者引用了当代科学家大量发表的声明,证明他们已经发现了爱因斯坦的抄袭行为。该书的批评者认为,作者犯了某种“敬畏圣人”的毛病,竭力向伟人施展毒剑。商业化和炒作大大降低了这本传记的价值。事实上,所有的科学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成就的,爱因斯坦也不例外。诚然,爱因斯坦从洛伦茨、庞加莱、希尔伯特等科学家那里获得了灵感,但这与抄袭无关。
或许,就像“一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传记作家也有一千个爱因斯坦,但其基本事实是不可篡改的。当历史褪去伟人光环,还原其本来面目时,爱因斯坦的基本形象是:具有独特创新智慧、人格缺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科学天才。
2 .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
虽然爱因斯坦在他的奇迹年1905发表了五篇革命性的论文,包括光量子假说的提出、布朗运动的解释、确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和狭义相对论的诞生(详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翻译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奇迹年——改变物理学面貌的五篇论文》一书),但爱因斯坦的学术声誉来得有点晚。从1909开始到10,这是他第一次被奥斯特瓦尔德提名为1910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奥斯特瓦尔德是1909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被提名的原因是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方面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和达尔文相提并论。也就是1909,10年,爱因斯坦开始在苏黎世大学做副教授,结束了他的非专业科学家生涯。他在伯尼尔大学获得了他的第一个荣誉学位。奥斯特瓦尔德在1912和1913中重复了他的提名。此后,爱因斯坦在许多方面多次被许多科学家提名。除了奥斯特瓦尔德,他还被韦恩(1911)、艾格尼丝(1913)、劳厄(1914)、普朗克(1918)、玻尔(1922)等著名科学家提名。因为Gullstrand(1911)因为对眼睛折射光学的研究获得了生理医学奖,所以他在191 ~ 1929,1923 ~ 65438期间担任瑞典学院物理学奖委员会委员。1922爱因斯坦因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得1921的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相对论而获奖。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某些物理学家反对相对论,而是因为诺贝尔奖的授予原则主要是授予那些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说。亚伯拉罕·派斯(Abraham Pais)的《爱因斯坦曾在此居住》一书中详细描述了爱因斯坦的获奖过程。换句话说,如果诺贝尔奖委员会改变颁奖原则,爱因斯坦可能会获得很多奖项。这就是为什么霍金没有获得黑洞研究奖,杨振宁没有再次获得规范场理论奖。
1925之后,爱因斯坦的学术声望只是他之前工作的延续。佩斯在《上帝是微妙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活》中写道:“1915 165438+10月,随着引力场方程的建立,经典物理学得到完善,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达到顶峰。之后他的作品没有明显的衰落迹象。尽管爱因斯坦生病了,从916到1920,他在相对论和量子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20开始出现缓慢下跌。从恢复到1924结束。在那之后,尽管他在接下来的30年里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但创作期突然结束了。”(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第390页)
爱因斯坦第一次以广告词出现在报纸上是在1902年,但爱因斯坦在社会上的名气是从1919年开始的。“爱因斯坦的传奇故事始于伦敦《泰晤士报》1919 65438+10月7日报道这一消息。”(第374页)这是由于爱丁顿的测量。一夜之间,爱因斯坦从一个学术人物变成了公众人物,从此,爱因斯坦的名声越来越大。对于爱因斯坦被大众崇拜的原因,佩斯给出了两个解释:第一,他生逢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动荡和恐慌让人类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这时,爱因斯坦应运而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宇宙秩序。通过模仿英国诗人蒲柏赞美牛顿的诗来赞美爱因斯坦,即“人类和人类的秩序隐藏在混沌中,上帝说,爱因斯坦,加油;结果,世界突然放晴了。“第二是神秘。因为介绍爱因斯坦的贡献必须用通俗的语言,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是深不可测的神秘理论。日常用语和高深理论反差极大,让人为创造理论的人疯狂。
在我看来,爱因斯坦是在后半生以科学家的名义作为政治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才使得他的社会声誉如此之大,并得以维持。如果说爱因斯坦“一生都在政治和方程之间犹豫不决”,那么他的前半生主要是方程,后半生主要是政治和社会活动。他愿意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发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与他学术独立、日常生活孤独的个性正好相反);他反对反犹主义的斗争(有人把相对论等同于犹太人,一起反对,所以他要同时为自己的相对论和犹太血统而斗争),他与美国核弹政治的联系(因为他相信德国科学家可以制造核弹,他建议美国应该研制自己的原子弹),他主张和平主义(他呼吁对核武器进行国际管制)。换句话说,如果抛开他的学术成就,光是他的政治行为就能引起公众人物的兴趣。
有人认为是媒体的炒作造就了爱因斯坦的神奇名声。其实对于评价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社会声誉只是学术声誉的附属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一个科学家之所以被说伟大,是因为他对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是靠自己,其次是通过引导或影响他人),否则那些只沉迷于学术,有所成就的科学家就不会排在科学家名人榜的前列。这也是一些传记作者把传记重点放在爱因斯坦半身像上的原因之一。
3爱情、婚姻和激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爱因斯坦在科学和社会活动之外的私人生活中存在缺陷。爱因斯坦被诟病的私生活涉及他的两段婚姻和几段婚外情,以及他对孩子的态度。
年轻时,爱因斯坦有过一段放荡不羁的现代浪漫爱情。爱因斯坦真正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瑞士理工学院。他们1896年相遇后不到1年,18岁的他与大他三岁的女同学米列娃的关系,超越了普通同学的界限,也让他结束了与邻家女孩的朦胧初恋,这段恋情只持续了几个星期。尽管身体有缺陷,但米列娃是当时最优秀的女性之一,也是瑞士理工学院历史上第五位女学生。他们的爱情可能建立在对物理的相同爱好上,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父母的暴力干涉,原因有很多:米列娃不是犹太人,比爱因斯坦年长,身体残疾,是个知识女性。当米列娃把感情寄托在爱因斯坦身上时,她原本优秀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她两次考试不及格,逐渐放弃了理科,而爱因斯坦则相反,痴迷于物理研究。这期间,米列娃得了猩红热,未婚先孕,进一步拉大了与爱因斯坦的智力和学术距离。他们在女儿小丽莎出生后1903,1年结婚。小丽莎两岁后得了猩红热,未来命运不明。她可能已经死了或者被收养了。从此,米列娃全面服务家庭,抚养孩子,处理家务,而爱因斯坦的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名声大噪。虽然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1919,但是在1912年爱因斯坦和他的表妹艾尔莎开始约会的时候就结束了。
爱因斯坦为什么对私生女的生死漠不关心?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迅速与曾经热恋的妻子分开,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可能永远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对前者可能的解释是:第一,米列娃身体不好,而爱因斯坦不愿意为了照顾一个生病的孩子而放弃物理研究;二是爱因斯坦担心私生子会影响他的名声,妨碍他在保守的瑞士公共机构的前途;第三,爱因斯坦正处于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他父亲刚去世,家境不太好。但他在瑞士专利局的工作刚刚开始,收入微薄,很难照顾两个家庭。
后者可能的解释是,首先,当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越走越远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伙伴。米列娃的智力,尤其是他的数学水平,在爱因斯坦面前变得微不足道。爱因斯坦需要的是能照顾好自己生活的人,而不是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当时,米列娃对物理学和精神病学仍保持着一定的兴趣。其次,在经历了学业受挫、未婚生子、婆婆反对的尴尬局面后,米列娃变得阴郁多疑,很难与人相处。艾尔莎温柔热情,没有孩子,愿意照顾爱因斯坦;第三,米列娃为爱因斯坦生了两个男孩。第二个男孩爱德华患有精神病。她必须全力以赴照顾两个孩子,她不习惯柏林的生活。两地分居使她无法照顾经常生病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妻子以外的女性的吸引力因为他的名声而放任自流,他不可避免地被崇拜他的女性包围;也和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随性和悲观态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拒绝其他女人的攻势,经常和她们一起看歌剧,一起乘船外出。埃尔莎尽管吃醋,也只好默默接受。爱因斯坦需要艾尔莎的爱,而不是艾尔莎的关心。同样,与其说艾尔莎需要爱因斯坦的爱,不如说爱因斯坦可以满足艾尔莎作为伟人妻子的虚荣心。埃尔莎去世得早,从而使爱因斯坦摆脱了更多的情感束缚。1936年艾尔莎去世后,爱因斯坦再也没有结婚,可能是因为厌倦了婚姻生活。爱因斯坦多次表达对婚姻的看法,这可能是他对两次失败婚姻的真实感受。例如,“婚姻是一种不成功的尝试,试图让偶然发生的事情持续下去”,“所有的婚姻都是危险的”。婚姻的确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奴隶制”,“婚姻使人把对方当成自己的财产,不再是自由的个体”。
总的来说,爱因斯坦对家庭生活非常冷漠,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婚姻一样随便,缺乏责任感,尽管他曾经把诺贝尔奖的一部分给了他离婚的妻子。当一个人把他所有的激情和理性都献给了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事业时,他对其他生命的感情似乎也不得不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放任状态。显然,我们不能依靠道德标准来评价一个科学家是不是伟人,也不能以世俗的眼光来苛求一个科学伟人,但人们还是希望一个科学伟人在其他方面也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伟人。
4爱因斯坦的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妻子关系一般,不关心孩子,对家庭生活表现出非人的冷漠?这是由于天才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即极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者认为自己在乎的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己比别人更重要。这个特点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是性格缺陷,但在很多天才身上却是优点,可以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对日常生活心不在焉,下意识地把所有的思维活动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从而取得成功。换句话说,很多天才都是典型的偏执狂。所以,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婚姻和家庭在他心中几乎没有位置。比爱因斯坦更极端的例子是牛顿,他从未恋爱也从未结婚。天才表面上可能和蔼可亲,面带微笑,但内心深处总是孤独的。如果爱因斯坦晚年“喜欢生活在女人中间,热爱性爱”,也许是他排解内心孤独的一种方式,就像牛顿晚年专心研究炼金术和神学一样。
《爱因斯坦全集》的现任主编罗伯特·舒尔曼给出了另一个解释爱因斯坦行为的理由。在回答传记作者布莱恩关于爱因斯坦为什么不关心私生子的问题时,舒曼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普林斯顿大家都习惯把他当成圣人,但我不认为应该排除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大多数人不愿意提到‘机会主义者’这个词。这个词其实很中性,只是说永远不会有人错过估计利弊的机会。一旦你这样看待爱因斯坦,很多动作就能理解了。”(引自邓德祥译《爱因斯坦(上)》布莱恩著,台湾省天下视野出版公司,1998,第81页)。以此类推,为什么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却不反对被称为德国科学家,因为德国有认可他的科学理论的权威科学家,比如能斯特、普朗克、菲舍尔等。;为什么,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他支持美国研制原子弹,因为他认为纳粹德国如果早点造出原子弹,危害会更大;为什么他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而不是当以色列总统?因为他认为犹太人毕竟不算太多,在国际舞台上很难有所作为。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行为准则与常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