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中的许可
业内人士认为,虚拟运营是当代通信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以自己的品牌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有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系统。
传闻对民资开放多年的电信市场即将“落地”。由工信部牵头的“移动通信转售试点”最终实施方案和细则正在加速制定,将由工信部下发,首批“虚拟运营牌照”有望发放。据了解,国内移动通信的转售和开放将形成近200亿元的新市场。数十家国内公司申请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其中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不过,腾讯表示不会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
2013 18,工信部网站公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称决定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被视为“重点电信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开始”。广东电信一位负责人表示,2013年电信市场的重大政策之一就是虚拟运营商的准入,对行业影响很大。
据了解,已有数十家公司宣称正在争取“虚拟运营商”牌照。据记者统计,有三类公司:一类是与传统运营商关系密切的渠道代理商,如尹田控股;二是苏宁尚云、国美等大型传统零售商;三是263等一些IT互联网企业。在a股市场,已有十余家公司明确表示申请了移动转售牌照,包括二六三、朗玛信息、尹田控股、国脉科技、用友科技等。
然而,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因为虚拟运营商需要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管道资源,价格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制约,而且在零售业务上,虚拟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是竞争关系。“前者随时可能被后者卡住脖子”,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预计,虚拟运营商将进一步分享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领地。在公开声明中,中国联通董事长常也对虚拟运营商的出现表示了一定的压力,但这种模式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中国移动董事长Xi国华明确表示,电信业运营商太多不是好事,无限量发牌无异于重复建设,对社会没有好处。
2013,13年2月26日下午,工信部发放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批获牌企业确定为11。
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批复的11试点企业,将可以租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以自主品牌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包括重组短信、语音、流量等。变成一个更灵活的包,卖给用户;移动虚拟运营商可以有企业专利标志(比如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品牌),可以卖SIM卡(全国通用号码)。同时,虚拟运营商拥有制定业务零售价格的权力;我们可以开发内部平台和增值服务,如语音邮件和短信服务。
首批获牌民营企业中没有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对此,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各企业工作进度不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于10年底和18年初与16和14家民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商业合同。中国移动已经确定合作伙伴,进入签约阶段。工信部尚未收到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民营企业的试点申请。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理论上,获得虚拟运营牌照的企业可以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但转售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可能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完善计费、客服系统等。因此,上述首批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11企业将于2014年初放号上市,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