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的水利工程

白龟山水库,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南部沙河干流上,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1954年6月,省治淮总部组织勘测设计,1958年11月成立河南省白龟山水库工程指挥部。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2.6米,主坝长1470米;副坝长16200米,两坝之间的白龟山上设泄洪闸。边设计,边施工。1958年动员商水、扶沟、临颍3县6.5万民工及省专业队伍开工。1959年又动员9个县10万民工,1960年9月基本完工。同年蓄水后,坝后出现流土,耕地变成沼泽。又发现洪水设计偏小,闸底板偏高,泄量小。1963年春拆除泄洪闸,将闸底板降低5米,泄量增为6450立方米秒。1964年4月21日大暴雨,围堰漫溢溃决,水库泄空,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粘土铺盖暴晒干裂。为解决坝后耕地沼泽化,增设坝后导渗沟长13公里,做降压井326眼,并对大坝进行护坡局部翻修,1966年8月建成。

1975年8月大水后,经水文复核,防洪标准仍偏低,1976~1977年按千年一遇校核标准进行了加固。大坝加高1米,设防浪墙高1.2米,总库容6.4亿立方米,并在副坝修建炸药室,遇超标准洪水时,爆破副坝泄洪。以上工程***投资9907.05万元。

1983年水库基本实现防汛测报自动化。平均每年可向平顶山市供水6870万立方米,水库水源可供灌区设计面积50万亩。 昭平台灌区,位于鲁山县昭平台水库以东,由昭平台水库供水。受益范围包括鲁山、宝丰、叶县、平顶山市郊,总控制面积788平方公里。渠首设计流量70.23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76.46万亩,1987年有效灌溉面积41.8万亩。灌区以沙河为界分为南北两灌区。北灌区1966年开工,1972年建成。该灌区西起昭平台水库,东到平顶山市郊薛庄,北临汝河,南临沙河。北干渠长36.35公里,设计流量38.58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45.01万亩。在宝丰县杨庄分为分干渠二条,一分干长11.3公里,二分干长22.2公里,***有支渠19条。灌区修建各类建筑物565座,斗农渠配套部分建筑物很不完善。南灌区1969年开工,1976年完成。该灌区西起昭平台水库,东至许(昌)南(阳)公路,北依沙河,并与白龟山南灌区衔接,南岸傍山。南干渠长64.8公里,设计流量31.6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1.45万亩,有支渠11条。灌区修建各类建筑物1954座,配套斗农渠长1383公里,建筑物1671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