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主要定价目标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定价目标一般包括:

1.利润最大化。

2.以低价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

3.分层略读。先定一个高价,然后逐步降低价格,吸引对价格更敏感的下一级客户。

4.实现利润目标。一般是目标资金利润率,也可以是销售利润率或固定利润额。

5.扩大产品的推广。制定产品价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所有产品的销售。

6.产品质量领先。为了使产品质量领先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制定高价格以补偿提高质量的成本和研发费用。

7.扩大目前的销售收入。根据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函数关系,制定价格,使本期销售收入最大化。

8.稳定物价水平。这种定价目标适合商品需求波动较大的行业。当社会需求突然下降时,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下降,有利于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目标。

9.处理或阻止竞争。在与竞争产品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特点、成本条件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价格。有几种选择:在竞争激烈或少数厂商控制市场的情况下,制定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价格;当经营费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能力进入其他企业已建立稳固基础的市场时,制定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产品质量优于竞争产品或部分受专利保护的产品,或店铺形象、地理位置优于竞争对手,价格高于竞争产品。

10,维持企业生存。当市场因产能过剩或消费者需求变化而竞争激烈时,以避免破产为限的原则,以变动成本或变动成本加部分固定成本为基础定价。

企业定价是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国家赋予的权限,自行制定或与贸易伙伴协商确定的商品价格。在旧的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没有生产经营和定价的自主权,缺乏应有的活力,经济效益低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与这种经济模式相适应,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自负盈亏。除了拥有生产、经营、财务、人事自主权外,还应拥有相应的定价权。